[發明專利]智能供電管理方法、系統、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183168.5 | 申請日: | 2022-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7780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興兵;尹永理;章碎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特儀表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F15/00 | 分類號: | G07F15/00;G07F15/10;G06Q20/14;G06Q20/28;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秦溪 |
| 地址: | 323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供電 管理 方法 系統 電子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供電管理方法、系統、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該方法包括步驟:獲取電表當前的剩余電費信息,并將剩余電費信息與閾值繳費信息進行對比;若剩余電費信息小于或等于閾值繳費信息,則向用戶終端發送繳費信息并切換臨時計費模式;基于臨時計費模式查詢預設時間內用戶繳費信息;若未接收到用戶繳費信息,則生成斷電信息。系統切換到臨時計費模式,在臨時計費模式下查詢用戶的繳費信息,若在預設時間內未能查詢到用戶的繳費信息,則生成斷電信息,切斷對該用戶的供電。通過切換系統的方式,以切換繳費通知通道,以減少對信道的占用。通過設置預設時間,以通過簡單的計時方式,計算電表切斷電時間,減少了繁瑣的計算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電表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智能供電管理方法、系統、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目前,電能已經在社會和家庭的生產、生活中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作為電能供應商測量和計費的主要手段,電表通常會安裝在用電單位的供電干路上,通過實時測量供電干路上的功率進行用電量的監測?,F在用于采用預繳的方式繳納電費,在用戶使用的過程中,通過計算電的消耗量,來扣除相對應的費用,并在預繳納電費的余額低于預設值時,通知用戶繳納電費。由于信道的原因,遠程的跳閘和合閘信號優勢無法及時到位,導致電閘斷電時間和通電時間判斷錯誤?,F在提供一種新的控制電閘斷開和閉合的方式。
發明內容
為了提供一種新的控制電閘通斷的方式,本申請提供一種智能供電管理方法、系統、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智能電表計費監控方法,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智能電表計費監控方法,包括步驟:
獲取電表當前的剩余電費信息,并將剩余電費信息與閾值繳費信息進行對比;
若剩余電費信息小于或等于閾值繳費信息,則向用戶終端發送繳費信息并切換臨時計費模式;基于臨時計費模式查詢預設時間內用戶繳費信息;
若未接收到用戶繳費信息,則生成斷電信息。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用戶采用電費預繳的方式,在電費系統中預先存儲了電費。獲取用戶當前的剩余電費信息,以獲知此時系統中用戶的電費是否到達了繳費閾值,將用戶當前剩余電費信息與閾值繳費信息進行大小對比,根據比較的結果,若剩余電費信息小于或等于閾值繳費信息,證明電表當前進入到電費即將用盡階段。因此,系統切換到臨時計費模式,在臨時計費模式下查詢用戶的繳費信息,若在預設時間內未能查詢到用戶的繳費信息,則生成斷電信息,切斷對該用戶的供電。通過切換系統的方式,以切換繳費通知通道,以減少對信道的占用。通過設置預設時間,以通過簡單的計時方式,計算電表切斷電時間,減少了繁瑣的計算量,提高了電表切斷電反應時間,減少了誤操作的出現。
可選的,所述基于臨時計費模式獲取預設時間內用戶繳費信息步驟,還包括:
若在預設時間內接收到用戶繳費信息;則切換原始計費模式。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若是用戶接收到繳費通知之后,在預設時間內完成繳費的操作,系統在接收到繳費信息之后,更新電表當前的剩余電費信息,同時將當前的計費模式切換為原始計費模式。
可選的,所述預設時間通過以下方式計算:
獲取電表當前電量消耗速度信息;
采用預設公式根據電表當前電量消耗速度信息和電表剩余電費信息計算斷電預設時間。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從歷史信息中獲取用戶用電速率,通過所獲取的當前電表剩余電費信息,通過計算兩者的除數,便可以得到距離電費耗盡,可用時間為多長,若在該時間段內沒有檢測到用戶繳費信息,則根據所計算的時間設定對用戶供電時間,在預設時間之后,斷開對該用戶的供電。
可選的,上述方法還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特儀表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安特儀表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8316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