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小型渦噴發動機多相流軸承冷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182390.3 | 申請日: | 2022-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5845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強;彭紅偉;陳科潤;倪者華;李娜;左安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盈天航空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C7/06 | 分類號: | F02C7/06;F02C7/16 |
| 代理公司: | 廣州高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喬浩剛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興區北京經***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小 噴發 動機 多相 軸承 冷卻 裝置 | ||
1.一種微小型渦噴發動機多相流軸承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軸承座(22)、機匣(14)、燃燒室組件(15)、整流罩(11)、壓氣機葉輪(12)、擴壓器安裝盤組件(13)、前軸承(31)、后軸承(33)、進油管(4)以及主軸(21);
軸承座(22)穿過燃燒室組件(15),擴壓器安裝盤組件(13)設置于機匣(14)的前端,壓氣機葉輪(12)與整流罩(11)殼均設置于擴壓器安裝盤組件(13)的前端,燃燒室組件(15)設置于機匣(14)內,軸承座(22)套設于主軸(21)外,主軸(21)上套設有前軸承(31)與后軸承(33),軸承座(22)前端內壁開設有與前軸承(31)對應的前軸承腔(24),軸承座(22)后端內壁開設有與后軸承(33)對應的后軸承腔(25),進油管(4)與前軸承腔(24)連通,軸承座(22)上開設有多個進氣孔(26);
所述進氣孔(26)傾斜設置,進氣孔(26)連通機匣(14)與軸承座(22)內部,進氣孔(26)的進氣端靠近所述機匣(14)的前端,進氣孔(26)的出氣端靠近機匣(14)的后端;
所述進氣孔(26)與主軸(21)軸線之間的夾角為3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小型渦噴發動機多相流軸承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尾噴管(18)與排氣渦輪(17);
尾噴管(18)連接于所述機匣(14)的后端,排氣渦輪(17)位于尾噴管(18)內,所述燃燒室組件(15)的輸出端設置有排氣導向器(16),排氣導向器(16)的輸出端延伸至排氣渦輪(17)葉片的后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微小型渦噴發動機多相流軸承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軸承座(22)的前端設有法蘭,法蘭上開設有螺紋孔(29),軸承座(22)的后端設置有連接孔(28),所述排氣導向器(16)通過連接孔(28)安裝于軸承座(22)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微小型渦噴發動機多相流軸承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軸承腔(25)延伸至排氣渦輪(17)的前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小型渦噴發動機多相流軸承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軸承(31)與所述前軸承腔(24)側壁之間連接有前預緊彈簧(32),所述后軸承(33)與所述后軸承腔(25)側壁之間連接有后預緊彈簧(34)。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小型渦噴發動機多相流軸承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軸承座(22)上還開設有斜流工藝孔(23),斜流工藝孔(23)設置于所述進油孔(27)的一側,斜流工藝孔(23)連接至所述前軸承腔(24),進油管(4)與斜流工藝孔(23)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微小型渦噴發動機多相流軸承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流工藝孔(23)上設有密封螺釘。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微小型渦噴發動機多相流軸承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軸承座(22)上開設有進油孔(27),進油孔(27)與斜流工藝孔(23)連通,進油管(4)插接于進油孔(27)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盈天航空動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盈天航空動力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8239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