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神經接口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79923.2 | 申請日: | 2022-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0388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9 |
| 發明(設計)人: | 黃立;黃晟;姬君旺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衷華腦機融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293 | 分類號: | A61B5/293;A61B5/31;A61B5/377;A61B5/26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誠志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張騰 |
| 地址: | 430075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高新大道999***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神經 接口 | ||
本申請屬于神經接口技術領域,提供一種神經接口,包括至少一個微針體和柔性基底,所述微針體束縛在柔性基底上。本申請提供一種神經接口,包括至少一個微針體和柔性基底,所述微針體束縛在柔性基底上,柔性基底在外力作用下可變形,可以更好的貼合腦膜表面,并使得微針更好地規避腦部血管,減少植入性損傷,并同時能夠保證讀出單個神經動作電位。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神經接口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神經接口。
背景技術
通過神經接口可以在人(或動物)與外部設備之間建立連接通路。在單向神經接口的情況下,計算機或者接受神經細胞傳來的信息,或者發送信號到腦(例如視頻重建),但不能同時發送和接收信號。而雙向神經接口允許腦和外部設備間的雙向信息交換。
在神經接口中,往往需要通過神經接口獲取神經元信號,神經接口的基底不能很好地貼附在腦軟膜表面。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神經接口,柔性基底在外力作用下可變形,可以更好的貼合腦膜表面,并同時能夠保證讀出單個神經動作電位。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根據本申請的一個方面,本申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提供一種神經接口,包括至少一個微針體和柔性基底,所述微針體束縛在柔性基底上。
進一步地,當所述微針體的數目為多個時,在柔性基底上形成微針陣列,其中,所述微針體為針狀結構的電極,或者,所述微針體為貼片式電極。
進一步地,所述柔性基底存在鏤空部位。
進一步地,所述柔性基底為圓形、橢圓形、多邊形或扇形。
進一步地,當所述柔性基底為圓形時,所述柔性基底包括多個環形區域。
進一步地,所述微針體設置在所述環形區域上。
進一步地,外環區域上的微針體的數目大于內環區域上的微針體的數目。
進一步地,所述柔性基底包括至少兩個分區,相鄰所述分區之間存在間隙。
進一步地,所述柔性基底的形成材料包括硅膠、PDMS、聚酰亞胺或細菌纖維素。
進一步地,所述神經接口還包括集成電路芯片,所述微針體束縛在柔性基底的正面,所述集成電路芯片設置在柔性基底的背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請提供一種神經接口,包括至少一個微針體和柔性基底,所述微針體束縛在柔性基底上,柔性基底在外力作用下可變形,可以更好的貼合腦膜表面,并同時能夠保證讀出單個神經動作電位。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申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本申請保護范圍的限定。在各個附圖中,類似的構成部分采用類似的編號。
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提出的一種神經接口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提出的另一種神經接口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本申請實施例提出的又一種神經接口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申請實施例提出的微針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申請實施例提出的銦柱連接集成電路芯片的電路結構示意圖。
其中,1-微針體,2-柔性基底,21-環形區域,3-分區,4-連接部,5-體電極點,6-連接線,7-銦柱,8-接觸電極,9-多晶門,10-硅基底。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衷華腦機融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武漢衷華腦機融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7992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擰緊軸更換裝置和擰緊更換系統
- 下一篇:一種水下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