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分流UPF的故障處理方法、裝置、設備和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78697.6 | 申請日: | 2022-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1513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0 |
| 發明(設計)人: | 馬麗萌;王達;歐陽曄 | 申請(專利權)人: | 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41/0654 | 分類號: | H04L41/0654;H04L47/122;H04L47/32;H04W36/00;H04W36/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師事務所 11330 | 代理人: | 張筱寧 |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流 upf 故障 處理 方法 裝置 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分流UPF的故障處理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和存儲介質,通信技術領域。該方法包括:若確定PDU會話對應的當前分流UPF處于故障中,暫停上/下行鏈路上業務流量的傳輸;從UPF池中確定目標UPF,該UPF池中每個UPF對應的用戶平面時延在預設時延范圍內,確保了篩選的目標UPF的時延是符合要求的;根據目標UPF更新上/下行鏈路,并恢復業務流量的傳輸。該方法實現了在當前分流UPF出現故障時,能夠快速確定符合時延要求的目標UPF來更新上/下行鏈路,并恢復正常業務,避免因延時超出要求以致業務中斷。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通信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本申請涉及一種分流UPF的故障處理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和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隨著5G的成熟商用及面向行業的規模化應用推廣,網絡需要接入更多設備、處理海量數據、滿足低時延業務需求,傳統核心網集中式部署模式已不能滿足新業務需求,網絡隨業務流向邊緣遷移已是產業趨勢。MEC(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多接入邊緣計算)是5G網絡適配行業應用的關鍵技術,具有部署方式靈活,易與業務系統集成的特點,推動5G從單純的通信網絡向業務應用平臺轉變。
各行業基于數據不出園區、數據高可靠、確定性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服務等級協議)、超低時延、安全管控、極簡部署運維等典型訴求,靠近用戶側的UPF(UserPlane Function,用戶面功能)使用UL CL(Uplink classifier,上行鏈路分類器)分流方式進行網絡部署,靠近用戶側的分流UPF支持基于SMF(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會話管理)提供的PDR(Packet Detection Rule,流量檢測)和FAR(Forwarding Action Rule,流量轉發規則)向不同的PDU(Protocol Data Unit,協議數據單元)會話錨點UPF轉發上行業務流,將去往遠端出口的公網業務流量和本地出口的行業用戶流量區分出來,同時分流UPF可接受鏈路上的不同PDU會話錨點UPF的下行業務流,將其合并傳輸到5G終端。
貼近用戶側的分流UPF成為了運營商與垂直行業的連接橋梁,為行業業務提供了可靠的通信設備以及安全保障機制,在承載行業用戶的核心業務數據的基礎上,也可以承載公網業務數據,行業用戶的核心業務數據在傳輸過程中與其它業務數據實現邏輯嚴格隔離,完成數據的本地化處理,以此保證核心業務數據不出園區,因此分流UPF的運行狀態將引起垂直行業的關注,一旦出現故障,不能對本地業務及Internet業務分流,也無法滿足UE對業務連續性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的目的旨在能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分流UPF的故障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應用于核心網的會話管理網元SMF,該方法包括:
若確定協議數據單元PDU會話對應的當前分流UPF處于故障中,暫停上/下行鏈路上業務流量的傳輸;從預建立的UPF池中確定目標UPF,其中,UPF池中每個UPF對應的用戶平面時延在預設時延范圍內;根據目標UPF更新上/下行鏈路,并恢復業務流量的傳輸。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從預建立的UPF池中確定目標UPF,包括;
若UPF池中包括至少兩個UPF,根據負荷確定目標UPF;若UPF池中包括一個UPF,確定UPF池中的UPF為目標UPF。
在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根據負荷確定目標UPF,包括:
向UPF池中每個UPF發送攜帶第一負荷閾值的統計請求,以依據UPF池中每個UPF承載的負荷統計得到待篩選集;向策略控制功能網元PCF發送攜帶待篩選集的更新路徑策略請求;接收PCF反饋的基于預設篩選策略篩選出的目標UPF,其中,預設篩選策略包括將當前分流UPF承載的負荷作為依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未經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7869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