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校教學用智慧互動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76127.3 | 申請日: | 2022-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5051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7 |
| 發明(設計)人: | 金旭;劉正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9B5/02 | 分類號: | G09B5/02;G06F3/041;F16M11/24;F16M11/10;A47B13/08;A47B21/02;A47B2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保識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74 | 代理人: | 陳曉清 |
| 地址: | 250000 山東省濟南***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校 教學 智慧 互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校教學用智慧互動裝置,屬于教學互動技術領域。一種高校教學用智慧互動裝置,包括:桌體、觸控式交互智能控制器、可調節式固定支護架、投影幕布;所述桌體采用多座位圍坐式設計,所述桌體采用加厚設計并在每個座位對應的表面開設有凹槽;所述觸控式交互智能控制器安裝于凹槽槽口處并與凹槽尺寸適配,組合成光滑的桌體表面;所述可調節式固定支護架安裝于凹槽內部并與觸控式交互智能控制器連接對其進行承托,并控制其升降與調節。本發明采用圍坐桌體進行加厚設計,并在桌體表面開設凹槽安裝隱藏式觸控式交互智能控制器,觸控式交互智能控制器具有抬升翻轉旋轉等效果,為教學交流與分享提供簡便的操作支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教學互動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校教學用智慧互動裝置。
背景技術
智慧互動模式在生活與學生的運用,都能激活孩子的興趣和學習激情。因此在智慧互動教室的搭建過程中,仍保留學生端與教師端的組成設定,教室中采用建立屏幕共享、屏幕廣播等、通過在線互動的方式進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更好活躍學習氛圍,促進學習和了解學生。
我們基于智慧互動在高效的教學運用中發現,高校中,學生的學習氛圍不需要激活,學生與老師、同學之間處于平等交流的環境。在學習的環境中,需要方便的交流分享平臺。因此希望設計提供一種能夠促進交流與分享的高校教學用智慧互動系統及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問題而提出的一種高校教學用智慧互動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校教學用智慧互動裝置,包括:桌體、觸控式交互智能控制器、可調節式固定支護架、投影幕布;
所述桌體采用多座位圍坐式設計,所述桌體采用加厚設計并在每個座位對應的表面開設有凹槽;
所述觸控式交互智能控制器安裝于凹槽槽口處并與凹槽尺寸適配,組合成光滑的桌體表面;
所述可調節式固定支護架安裝于凹槽內部并與觸控式交互智能控制器連接對其進行承托,并控制其升降與調節;
所述投影幕布安裝于桌體安裝于一角或室內墻壁上,播放任一觸控式交互智能控制器投影信息。
優選的,所述觸控式交互智能控制器包括智能面板、罩殼,所述罩殼內層鋪設橡膠層,所述智能面板安裝于罩殼內部采用過盈配合的方式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罩殼底面縱向貫穿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兩側面均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縱向采用非貫穿式設計。
優選的,所述凹槽底面向下均勻的貫穿開設多個連接口,所述罩殼靠近桌體一端內部圍繞滑槽對稱開設有兩個空腔,所述空腔與凹槽連通,所述空腔內部滑動安裝有限位桿,所述限位桿中部光滑,其兩端呈多棱體設計,所述限位桿中部轉動連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沿與滑槽平行方向穿出罩殼,所述罩殼在連接桿穿過部位橫向開設有限位槽。
優選的,所述可調節式固定支護架包括翻轉調節機構、升降控制模塊;所述翻轉調節機構安裝于觸控式交互智能控制器下方并與其連接,所述升降控制模塊安裝于翻轉調節機構下方并與其連接。
優選的,所述翻轉調節機構包括第一支板,所述觸控式交互智能控制器底面四角向下設有凸起并與第一支板頂面接觸,使觸控式交互智能控制器與第一支板與呈上下平行且預留間隙,所述第一支板沿同一縱向等間距開設有多個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內部安裝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靠近頂部向兩端延伸出凸桿,所述限位塊底面安裝有第一氣缸。
優選的,所述限位塊包括上限位體,下限位體,連接桿B,所述上限位體貼合放置于下限位體頂面,所述連接桿B上下兩端分別延伸至上限位體與下限位體內部并與其轉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凸桿兩端面均開設有多棱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未經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7612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