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經皮微創腹腔內胃腸道推壓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74781.0 | 申請日: | 2022-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5237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敏;楊震;劉立玲;李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六〇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02 | 分類號: | A61B17/02;A61B90/00;A61B17/34 |
| 代理公司: | 濟南龍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72 | 代理人: | 張俊濤 |
| 地址: | 25003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經皮微創 腹腔 胃腸道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公開了一種經皮微創腹腔內胃腸道推壓裝置。它包括導管鞘、軟導管、導絲和推桿,所述導管鞘和推桿為硬質中空結構,所述軟導管端部設有一圈球囊,所述球囊連接通道,所述通道與軟導管固定到一起;所述軟導管能從導管鞘穿過,并且軟導管有球囊的一端內壁為錐形,所述推桿套在導絲上,然后穿進軟導管;還設有交換桿,所述導絲能插入交換桿,所述交換桿能插入穿刺針內。本發明使用過程中可有效避開胃腸道,避免胃腸道被刺穿,因此減少了安全隱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經皮微創腹腔內胃腸道推壓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腹腔深部臟器病變或腫瘤位置較深,如需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或穿刺取活檢時,需經前腹部穿刺進針,穿刺路徑須經過胃腸道,為避免穿刺針貫穿腸道后造成腸道外腹腔內的感染,穿刺針必須避開胃腸道,目前還未有相關設備或方法避開胃腸道,因此穿刺過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了一種植入或穿刺過程中能夠成功避開胃腸道的經皮微創腹腔內胃腸道推壓裝置。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經皮微創腹腔內胃腸道推壓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導管鞘、軟導管、導絲和推桿,所述導管鞘和推桿為硬質中空結構,所述軟導管端部設有一圈球囊,所述球囊連接通道,所述通道與軟導管固定到一起;所述軟導管能從導管鞘穿過,并且軟導管有球囊的一端內壁為錐形,所述推桿套在導絲上,然后穿進軟導管;還設有交換桿,所述導絲能插入交換桿,所述交換桿能插入穿刺針內。
所述通道連接進液管和出液管,所述進液管和出液管上分別設有開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經皮穿刺后,將導絲緩慢推入腹腔深部靶區,期間會受胃腸道阻礙,無法避開時通過推桿推進軟導管至導絲遠端,從通道注入生理鹽水使球囊擴張,關閉開關使球囊保持擴張狀態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使用過程中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為交換桿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導管鞘,2軟導管,3球囊,4通道,5三通,6進液管,7出液管,8導絲,9推桿,10交換桿,11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如圖1至圖3所示,該種經皮微創腹腔內胃腸道推壓裝置,包括導管鞘1、軟導管2、導絲8、推桿9和交換桿10,其中:
導管鞘1為硬質中空結構,其形如注射針頭或穿刺針,用于穿刺腹壁后,滯留于腹壁上,支撐和保護軟導管2和導絲8等進出腹腔;導管鞘1內能夠插入穿刺針。
軟導管2:其頭端帶有一圈球囊3,球囊3與軟導管2可以一體連接,該處的軟導管2內部呈錐形,球囊3連接通道4,通道4也一體固定在軟導管2上,通道4通過三通5連接進液管6和出液管7,進液管6和出液管7上分別設有開關11.
導絲8:前端帶探測頭,經軟導管2進入腹腔內,用于路徑的探測,當行至胃腸道阻礙處,通過推桿9推著軟導管2帶著球囊3到達阻礙處,待球囊3內注入液體膨脹后,由推桿9推壓球囊3,將阻礙處的胃腸道推開從而建立導絲8行進通道4。
推桿9:中空結構,硬質,能套在導絲8上,同時能插入軟導管2內,并順著導絲8行走到軟導管2的球囊3端,用于推壓球囊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六〇醫院,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六〇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7478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