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全視場抽樣檢測的二面角反射鏡折轉光學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174333.0 | 申請日: | 2022-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23535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7 |
| 發明(設計)人: | 梁思遠;周威;何姜;武鵬飛;葛建媛;吳昊 | 申請(專利權)人: | 茂萊(南京)儀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1/02 | 分類號: | G01M11/02;G02B17/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張婧 |
| 地址: | 21110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視場 抽樣 檢測 二面角 反射 折轉 光學系統 | ||
1.一種用于全視場抽樣檢測的二面角反射鏡折轉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將全部待測光束折轉出待測件的第一反射鏡、用于將相對光軸發散的待測光束折轉為相對光軸匯聚光束且對應除中央視場點外的特征采樣視場點設置的二面角反射鏡組、用于接收全部待測光束的成像接收鏡頭以及配合成像接收鏡頭且用于匯聚全部待測光束成像的相機,其中二面角反射鏡組包括第二反射鏡和第三反射鏡,第二反射鏡和第三反射鏡之間夾角θ22滿足公式:
θ22=(θ10+θ30)/2,θ10為待測光束主光線與光軸Z的夾角,θ30為經折轉后待測光束主光線與光軸Z的夾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視場抽樣檢測的二面角反射鏡折轉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接收鏡頭的焦距f′與相機靶面上的每個待測光束的子像面區域直徑D滿足公式:
D=2×f′×tan(θ00)
其中θ00為每個待測光束的子視場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全視場抽樣檢測的二面角反射鏡折轉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采樣視場點包括位于光軸Z上的中央視場點A、軸外視場點B1~B6和軸外視場點C1~C2,其中軸外視場點B1和軸外視場點B3位于同一截面內,軸外視場點B2和軸外視場點B4位于同一截面內,軸外視場點B5和軸外視場點B6位于同一截面內,軸外視場點C1和軸外視場點C2位于同一截面內,其中,α為特征采樣視場點視場角在Y方向的分量,β為特征采樣視場點視場角在X方向的分量。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全視場抽樣檢測的二面角反射鏡折轉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軸外視場點B5、軸外視場點B6、軸外視場點C1和軸外視場點C2的經折轉后待測光束主光線與光軸Z的夾角θ30取值滿足公式:
θ30﹣2×θ000,
所述軸外視場點B1~B4的經折轉后待測光束主光線與光軸Z的夾角θ30取值滿足公式:
tan(θ30)×sin(arc tan(tanα/tanβ))2×tan(θ00),θ00為每個待測光束的子視場角;其中軸外視場點B5和軸外視場點B6是視場角在X方向的分量為0的點,軸外視場點C1和軸外視場點C2是視場角在Y方向的分量為0的點,軸外視場點B1~B4為視場角在X方向和Y方向的分量都不為0的點。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全視場抽樣檢測的二面角反射鏡折轉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反射鏡下端距離光軸Z的橫向距離CDOD×tan(θ00),θ00為每個待測光束的子視場角,OD表示從待測件出瞳到第三反射鏡下端的軸向距離。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全視場抽樣檢測的二面角反射鏡折轉光學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鏡的中心點B到第三反射鏡下端的橫向距離FC的計算公式為:
FC=(OE×tan(θ10)﹣CD)/tan(θ10+2×θ20),OE表示從待測件出瞳到第二反射鏡中心的軸向距離,CD表示第三反射鏡下端到光軸Z的垂直距離,θ20為第二反射鏡相對光軸Z的夾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茂萊(南京)儀器有限公司,未經茂萊(南京)儀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7433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