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海洋平臺管桿輸送機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74271.3 | 申請日: | 2022-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23321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5 |
| 發明(設計)人: | 安濤;穆海龍;王思源;尤春光;馬衛立;龐應虎;呂阿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澤元石油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19/14 | 分類號: | E21B19/14 |
| 代理公司: | 亳州匠橋谷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4240 | 代理人: | 陳思思 |
| 地址: | 2575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海洋 平臺 輸送 | ||
本發明公開了海洋平臺管桿輸送機,涉及海上作業技術領域,解決了海上大修作業平臺鉆臺和排管區間管柱及工具的自動化轉運,降低了工人作業勞動強度、節省了勞動力、提高了作業效率、提高了作業安全性,其技術方案要點是:海洋平臺管桿輸送機,包括:輸送機構,所述輸送機構包括機架、跑道、承載平臺、動力驅動裝置、坡道、鉆臺和移動滑車,所述機架為“U”型桁架結構,機架頂部兩側為平面結構,上下料裝置,所述上下料裝置包括上料機構、管柱過渡橋、輔助平臺、活門、折臂和升降支腿,所述管柱過渡橋分為三組,以不同間距鉸接在機架側面,且過渡橋主體為U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海上作業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海洋平臺管桿輸送機。
背景技術
目前,海上大修作業平臺在起下管柱和工具的過程中,鉆臺和排管區間管柱和工具的轉運是通過平臺吊機和氣動小絞車相互配合進行的。其下管柱操作流程為:用吊機將一捆管柱吊起放在排管區跑道上,破捆將管柱攤平。用氣動小絞車將管柱或工具吊起母扣端,公扣端沿著跑道、坡道滑入鉆臺,接立柱。起管柱流程:用氣動小絞車將鉆臺順著坡道、跑道甩下的管柱滾至兩側排管架上,打捆后,用吊機將打捆后的管柱放入儲管區。
原有的鉆臺和排管區間管柱及工具的轉運作業,需要平臺吊機、氣動小絞車及多人配合才能完成,而且管柱轉運過程中需要多人配合不斷推拉、搬抬管柱,這樣導致作業效率低,工人勞動強度大,費時費力,而且存在作業安全隱患。此外,管柱在轉運過程中管端絲扣易碰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海洋平臺管桿輸送機,其優點解決了海上大修作業平臺鉆臺和排管區間管柱及工具的自動化轉運,降低了工人作業勞動強度、節省了勞動力、提高了作業效率、提高了作業安全性。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海洋平臺管桿輸送機,包括:
輸送機構,所述輸送機構包括機架、跑道、承載平臺、動力驅動裝置、坡道、鉆臺和移動滑車,所述機架為“U”型桁架結構,機架頂部兩側為平面結構,所述坡道鉸接在機架尾端,且內部集成導軌,作為承載平臺的滑道,所述跑道設置在機架內側下方,所述坡道兩側集成V形備用滑槽,作業時所述坡道翻折與鉆臺連接,移運時翻折放平,所述承載平臺裝在機架內部,且頂部集成有“V”形滑槽,所述承載平臺內部設有兩套翻板機構,用于V型滑槽中的管柱翻出承載平臺,所述承載平臺尾端通過滾輪與機架導軌連接,頭端通過滾輪與坡道導軌連接,承載平臺外部套有移動滑車;
上下料裝置,所述上下料裝置包括上料機構、管柱過渡橋、輔助平臺、活門、折臂和升降支腿,所述管柱過渡橋分為三組,以不同間距鉸接在機架側面,且過渡橋主體為U形,兩組所述上料機構分別安裝在機架兩側,可根據管柱過渡橋的位置選擇從一側鉤取上料,輔助平臺固定安裝在機架遠離管柱過渡橋的一側,所述折臂轉動安裝在管柱過渡橋遠離機架的一端,作為管柱過渡橋的延長部件,所述活門安裝在管柱過渡橋的U形端部,所述升降支腿固定安裝在管柱過渡橋遠離機架一端的下方,所述升降支腿用以調節管柱過渡橋傾角。
優先地,所述承載平臺下方安裝有動力驅動裝置,所述動力驅動裝置用于推動承載平臺,使承載平臺沿著機架導軌和坡道導軌向著鉆臺井口方向滑動。
優先地,動力驅動裝置包括定滑輪組、動滑輪、伸縮液缸和鋼絲繩,所述定滑輪組固定在機架上,所述鋼絲繩纏繞滑輪后的死繩端固定在承載平臺尾端。
優先地,所述機架上固定安裝有伸縮液缸,所述伸縮液缸與動滑輪接觸,且用于驅動動滑輪。
優選地,所述輔助平臺側邊安裝有用于人工移動的梯子,所述梯子為伸縮折疊梯。
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海洋平臺管桿輸送機解決了海上大修作業平臺鉆臺和排管區間管柱及工具的自動化轉運,管柱在管柱過渡橋上破捆攤平后,只需人遙控操作即可完成管柱的輸送,從鉆臺轉下的管柱亦只需人即可完成管柱打捆,而且管柱轉運過程中操作人員與管柱不直接接觸,降低了工人作業勞動強度、節省了勞動力、提高了作業效率、提高了作業安全性。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澤元石油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澤元石油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7427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