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矯正器用機構及含有其的坐姿矯正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73499.0 | 申請日: | 2022-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682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8 |
| 發明(設計)人: | 陳杰民;王煥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得力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B97/00 | 分類號: | A47B97/00;A47B39/10;A47C16/00 |
| 代理公司: | 寧波市甬遠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09 | 代理人: | 沈春紅 |
| 地址: | 3156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休息 功能 坐姿 矯正 器用 機構 含有 | ||
一種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矯正器用機構及含有其的坐姿矯正器,該機構包括主體,所述的主體內套設有能上下高度調節的伸縮桿,所述的伸縮桿的上端設置有矯正部,所述的主體的左右兩側設置有第一支撐和第二支撐、且第一支撐和第二支撐位于矯正部的下方,所述的第一支撐和第二支撐上均設置有能調節二者之間間距的調節結構;所述的主體的下端設置有主體轉軸,所述的主體轉軸與底座之間可轉動連接、并能使得所述的主體翻轉。本申請的上述結構具有能夠翻轉、在休息睡眠時起到支撐作用,既可以實現胸托功能又能實現下巴托功能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坐姿矯正器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矯正器用機構及含有其的坐姿矯正器。
背景技術
隨著學習的繁重,孩子的作業時間不斷的延長,因此家長對于孩子的健康也愈發重視,如果長期坐姿不良,會引起脊柱彎曲、背部不對稱地隆起、含胸駝背、近視等多種問題;所以坐姿矯正器已經逐漸成為孩子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輔助工具,能夠有效糾正坐姿或者緩解上述癥狀。
坐姿矯正器一般包括上部的矯正部和下方的底座,矯正部用于對使用者的坐姿進行限制和矯正,底座用于與桌面等進行夾持固定;傳統的坐姿矯正器其中的矯正部要不是胸托作用或者要不是下巴托作用,很難實現多功能的應用;而且矯正部一般都是具有固定尺寸的結構,也很難能夠根據不同使用者的體型需要進行間距的調整或者適配;此外,目前的坐姿矯正器一般矯正部都是固定一個方向(如胸托就是朝著使用者胸部位置,與胸部貼合實現支撐、限位作用;下巴托就是朝上設置,用于與使用者的下巴對應),不能進行旋轉,這樣當不需要矯正部與身體之間的接觸限位時,就需要拆卸掉坐姿矯正器,無疑增加了操作工序。
發明內容
本申請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能夠翻轉、在休息睡眠時起到支撐作用,既可以實現胸托功能又能實現下巴托功能的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矯正器用機構。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具有休息功能的坐姿矯正器用機構,該機構包括主體,所述的主體內套設有能上下高度調節的伸縮桿,所述的伸縮桿的上端設置有矯正部,所述的主體的左右兩側設置有第一支撐和第二支撐、且第一支撐和第二支撐位于矯正部的下方,所述的第一支撐和第二支撐上均設置有能調節二者之間間距的調節結構;所述的主體的下端設置有主體轉軸,所述的主體轉軸與底座之間可轉動連接、并能使得所述的主體翻轉。
采用上述結構,本申請在主體轉軸與底座之間設置了能夠驅動所述的主體翻轉的連接方式,從而可以實現矯正部既能滿足胸托功能、翻轉之后也能實現下巴托功能,因此實現了一件矯正器同時能夠具備兩種功能的技術效果;此外,本申請在矯正部的下方還設置了第一支撐和第二支撐,并且設定了能調節二者之間間距的調節結構,當矯正部隨著主體翻轉之后,此時的矯正部、第一支撐和第二支撐就可以作為使用者休息睡眠時候的支撐件(如午睡的時候),將使用者的臉部依靠在上述結構上就可以實現休息;本申請同時設定了第一支撐和第二支撐之間間距能夠調節,因此根據使用者不同體型的需要,靈活方便的調整兩個支撐結構的間距實現與體型的有效適配。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支撐或者第二支撐均包括與主體連接的底板,所述的底板上連接有后支撐板,所述的后支撐板上連接有前支撐板,所述的前支撐板與所述的后支撐板之間設置有間距。采用上述結構,通過兩塊分離的前后支撐板構成一個支撐,并且二者之間設置間距,為后續使用者體型的適配提供形變空間;此外,二者這種結構拆卸方便,適應性強。
進一步的,所述的前支撐板和后支撐板之間通過伸縮結構相互連接;采用上述結構,結合二者之間的間距,當處于使用狀態下,使用者會對前支撐板有壓合力,在壓合力的作用下伸縮結構被壓縮并調整與使用者之間的適配角度,實現更好的適配效果;而且這種伸縮結構還可以形成支撐板與使用者之間的緩沖效果,避免支撐件與使用者之間形成硬接觸而造成不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得力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得力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7349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