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下矢量推進式超聲波鉆探機器人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73152.6 | 申請日: | 2022-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4423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7 |
| 發明(設計)人: | 李賀;周宇地;沈毅;孫偉;李淵博;曾慶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08 | 分類號: | G01N1/08;E21B1/12;B63C11/52;B63G8/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云嘉湃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78 | 代理人: | 阮文 |
| 地址: | 26659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下 矢量 推進 超聲波 鉆探 機器人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種水下矢量推進式超聲波鉆探機器人,包括矢量推進器(1)、超聲波鉆探器(2)、鉆探器固定裝置(3)、底座支撐調節機構(4)、密封艙體(5)、空心圓柱殼體(6)、鋰電池(7)和半球形殼體(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艙體(5)頂部設有半球形殼體(8),所述半球形殼體(8)側壁安裝有三組均勻布置的矢量推進器(1),每組矢量推進器具有兩個自由度;在密封艙(5)內安裝布置有鋰電池(7),在所述密封艙體(5)下部安裝有空心圓柱殼體(6),在所述空心圓柱殼體(6)內部安裝有鉆探器固定裝置(3)和超聲波鉆探器(2),所述密封艙體(5)與底座支撐調節機構(4)鉸接,所述底座支撐調節機構(4)與空心圓柱殼體(6)鉸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水下矢量推進式超聲波鉆探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矢量推進器包括螺旋槳(11)、無刷防水電機(12)、長U支架(13)、第一金屬主舵盤(14)、第一單軸防水舵機(15)、杯士軸承(16)、第一舵機多功能支架(17)、第二金屬主舵盤(18)、第二單軸防水舵機(19)和第二舵機多功能支架(110),在所述密封艙體(5)殼體頂部通過第二舵機多功能支架(110)與第二單軸防水舵機(19)固定連接,在第二單軸防水舵機(19)的轉軸固定安裝于第二金屬主舵盤(18)一端,所述第二金屬主舵盤(18)另一端與第一舵機多功能支架(17)固定連接實現第二自由度的旋轉;所述第一舵機多功能支架(17)與第一單軸防水舵機(15)固定連接為一體,所述長U支架(13)一端與第一金屬主舵盤(14)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第一舵機多功能支架(17)和杯士軸承(16)連接構成轉動副;所述第一單軸防水舵機(15)旋轉帶動長U支架(13)和無刷防水電機(12)旋轉,所述無刷防水電機(12)轉軸上安裝螺旋槳(11)實現第一自由度的旋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水下矢量推進式超聲波鉆探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聲波鉆探器(2)包括上機殼(21)、預緊螺栓(22)、后蓋板(23)、后置高聲阻抗單元(24)、多個銅電極片(25)、多個壓電陶瓷片(26)、下殼體(27)、變幅桿(28)、自由質量塊(29)、取心鉆桿(210)、壓縮彈簧(211)、調整螺母(212)和軟鋼絲(213),上殼體(21)與下殼體(27)固定連接,預緊螺栓(22)套接有后置高聲阻抗單元(24)、多個銅電極片(25)和多個壓電陶瓷片(26),變幅桿(28)的一端與上殼體(21)內的后蓋板(23)通過預緊螺栓(22)可拆卸連接,且變幅桿(28)的一端與后蓋板(23)設有間隙,變幅桿(28)與取心鉆桿(210)連接有自由質量塊(29),所述取心鉆桿(210)為底端帶有外階梯的取心鉆具。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水下矢量推進式超聲波鉆探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鉆探器固定裝置(3)包括導軌(31)、固定架(32)、滑塊(33)、第一電力推桿(34)和連接架(35),在空心圓柱殼體(6)上固定有豎直的導軌(31),并且導軌(31)和滑塊(33)鎖緊在一起,固定架(32)、超聲波鉆探器(2)和滑塊(33)可拆卸連接在一起,在空心圓柱殼體(6)上固定有第一電力推桿(34),連接架(35)一端與第一電力推桿(34)上部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固定架(32)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水下矢量推進式超聲波鉆探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支撐調節機構(4)包括第二電力推桿(41)、支架(42)和連桿(43),支架(42)一端固定安裝在密封艙體(5)上,支架(42)另一端與第二電力推桿(41)一端采用鉸接,第二電力推桿(41)另一端與連桿(43)采用鉸接。
6.水下矢量推進式超聲波鉆探機器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一:在下潛過程中,控制防水舵機的旋轉角度,三組矢量推進器(1)的螺旋槳(11)均向斜上方噴水;按照旋轉方向和旋轉角度調整三組矢量推進器(1)的第二單軸防水舵機(19)和第一單軸防水舵機(15),改變螺旋槳(11)噴水方向,調整機器人整體的運動姿態和運動方向;在啟動無刷防水電機(12)之前,調整第二單軸防水舵機(19)的旋轉角度為90°,所述第一單軸防水舵機(15)的旋轉角度為45°,使得機器人的底座支撐調節機構(4)處于閉合狀態;
步驟二:在著陸過程中,控制防水舵機的旋轉角度,使得三組矢量推進器(1)的螺旋槳(11)均向斜下方噴水,使得機器人平穩著陸;
步驟三:在著陸后,底座支撐調節機構(4)處于展開狀態;控制矢量推進器中防水舵機的旋轉角度,使得三組矢量推進器(1)的螺旋槳(11)均向斜上方噴水;
步驟四:在鉆探過程中,底座支撐調節機構4仍處于展開狀態;利用第一電動推桿(34)和導軌(31),將超聲波鉆探器(2)從下部空心圓柱殼體(6)內推出到合適距離,進行鉆探巖石的工作;
步驟五:在上浮過程中,超聲波鉆探器(2)處于下部空心圓柱殼體(6)內部;控制矢量推進器中防水舵機的旋轉角度,使得三組矢量推進器(1)的螺旋槳(11)均向斜下方噴水,啟動無刷防水電機(12),螺旋槳轉動提供向上推力,機器人整體緩慢地向上移動,直至將采樣的巖石帶到海面;
當機器人脫離地面后,通過控制第二電力推桿(41),使得底座支撐調節機構(4)由展開狀態轉變為收攏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科技大學,未經山東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7315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