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變電站地震監測子站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70231.1 | 申請日: | 2022-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7841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圣;盧智成;程永鋒;張謙;王海菠;朱祝兵;薛耀東;林森;劉振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V1/00 | 分類號: | G01V1/00;G01V1/20;G01V1/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國文 |
| 地址: | 100192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變電站 地震 監測 | ||
1.一種變電站地震監測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變電站地震監測子站包括:墩臺基礎(3)、固定于墩臺基礎(3)底部的插筋(1)、預埋連接件(4)、戶外箱(7)和變電站地震監測儀(6);
所述墩臺基礎(3)埋入所監測的變電站場地內;
所述戶外箱(7)通過所述預埋連接件(4)與墩臺基礎(3)固定連接;
所述變電站地震監測儀(6)通過戶外箱安裝板(5)安置在戶外箱(7)內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電站地震監測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變電站地震監測子站距電纜溝或變電站內的其他設備的距離大于10米,距變電站內運行過程中有振動的設備的距離大于15米,距變電站內的機動車道的距離大于10米。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變電站地震監測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運行過程中有振動的設備至少包括下述中的一種:主變壓器、高壓并聯電抗器、斷路器。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電站地震監測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變電站地震監測子站的長邊方向為東西方向。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電站地震監測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墩臺基礎(3)包括:疊層基礎板(9)、灌漿料柱(10)和預埋件錨栓(11);
所述疊層基礎板(9)的各基礎板均設有灌漿料孔(12),且各基礎板的灌漿料孔(12)對齊放置;
所述疊層基礎板(9)通過預埋件錨栓(11)與預埋連接件(4)固定連接;
所述插筋(1)嵌入灌漿料孔(12),所述灌漿料孔(12)灌入灌漿料,灌漿料凝固后形成灌漿料柱(10)。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變電站地震監測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墩臺基礎(3)埋入地基處通過砂礫填充物(2)進行填充。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電站地震監測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墩臺基礎(3)包括:埋入地基的鋼膜、下穿線管(13)和連接螺桿(14);
所述鋼膜內部填有混凝土;
所述連接螺桿(14)垂直豎向貫穿焊接于預埋連接件(4),所述連接螺桿(14)的下部伸入混凝土中,上部用于連接戶外箱(7);
所述下穿線管(13)連接于鋼膜內壁,并穿過預埋連接件(4)。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電站地震監測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戶外箱(7)內設有配電元件安裝板(8)。
9.一種基于變電站地震監測子站的地震動監測與震損評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過變電站地震監測子站監測變電站的地震動監測數據與震損評估數據;
將所述地震動監測數據與震損評估數據上傳至地震監測數據中心;
其中,所述地震動監測數據包括:震動信號實時波形數據、地震監測信號特征值、震動加速度反應譜峰值和震動加速度反應譜積分值;所述震損評估數據包括:變電站內各類電氣設備和建構筑物的震損程度等級。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變電站內各類電氣設備和建構筑物的震損程度等級的獲取過程包括:
通過變電站地震監測子站獲取變電站的震動加速度反應譜峰值和/或積分值;
通過變電站的震動加速度反應譜峰值和/或積分值查詢易損性曲線,得到變電站內各類電氣設備和建構筑物的震損程度等級。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動信號實時波形數據的獲取過程包括:
當收到地震監測數據中心發送的使能信號時,所述變電站地震監測子站按200Hz的采樣率采集震動信號實時波形數據,并將采集的震動信號實時波形數據上傳至地震監測數據中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7023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