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冷冷卻系統的測試方法、裝置、系統及計算機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69823.1 | 申請日: | 2022-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6154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4 |
| 發明(設計)人: | 陳赟;曾峰;陳新平;楊雄;王國棟;孫曉鋼;顧海;默鵬飛;呂暢;吳小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30 | 分類號: | G06F11/30;G06F11/32;G06F1/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浩百睿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4 | 代理人: | 謝湘寧;李靜茹 |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濱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冷卻系統 測試 方法 裝置 系統 計算機 設備 | ||
1.一種液冷冷卻系統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確定液冷冷卻系統滿足啟動條件的情況下,按照預定功率啟動測試設備,其中,所述測試設備至少用于對所述液冷冷卻系統的機房散熱效果和線路用電安全進行監控,得到運行參數值;
獲取所述測試設備監控到的所述運行參數值;
判斷所述運行參數值是否達到對應的告警閾值;
若所述運行參數值達到所述告警閾值,則輸出告警指示信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設備與所述液冷冷卻系統之間采用水管路連接,其中,所述水管路包括:至少一個冷卻水進水管路和至少一個冷卻水出水管路,其中,所述冷卻水進水管路和所述冷卻水出水管路的數量相同。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按照預定功率啟動測試設備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采用軟連接和減震接口連接所述冷卻水進水管路和所述冷卻水出水管路,其中,所述軟連接為采用柔性材質制成的管道配件,用于補償由于所述測試設備震動產生的擾動;
在確定所述冷卻水進水管路和所述冷卻水出水管路連接正常的情況下,通過所述冷卻水進水管路向所述測試設備內部注入液體,直至所述測試設備內部充滿所述液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過所述冷卻水進水管路向所述測試設備注入液體的過程中,通過靜態調壓閥實時調節所述測試設備的內部壓力值,直至所述測試設備內部充滿所述液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按照預定功率啟動測試設備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檢測所述測試設備中的熱電阻是否存在降容情況,其中,所述降容情況用于指示所述熱電阻的當前電阻值小于目標電阻值;
若所述熱電阻存在所述降容情況,則根據所述預定功率對所述測試設備進行功率補償,直至所述測試設備達到目標負載功率。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在對所述液冷冷卻系統進行測試結束后,關閉所述測試設備;
控制開啟所述測試設備中的排氣閥和放水閥,排出所述測試設備中的液體;
斷開所述測試設備與所述液冷冷卻系統之間連接的水管路。
7.一種液冷冷卻系統的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冷冷卻系統;
測試設備,與所述液冷冷卻系統連接,用于在確定所述液冷冷卻系統滿足啟動條件的情況下,按照預定功率啟動并檢測所述液冷冷卻系統的運行參數值;
主控設備,與所述測試設備連接,用于判斷所述運行參數值是否達到對應的告警閾值,并在所述運行參數值達到所述告警閾值時,則輸出告警指示信息。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設備包括:
溫度傳感器,與所述液冷冷卻系統連接,用于檢測所述液冷冷卻系統的冷卻水溫度值;
流量傳感器,與所述液冷冷卻系統連接,用于檢測所述液冷冷卻系統的冷卻水流量;
壓力傳感器,與所述液冷冷卻系統連接,用于檢測所述液冷冷卻系統的管路壓力值;
電壓表,與所述液冷冷卻系統連接,用于檢測所述液冷冷卻系統的電壓值;
電流表,與所述液冷冷卻系統連接,用于檢測所述液冷冷卻系統的電流值。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測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設備還包括:
冷卻水進水管路,與所述液冷冷卻系統連接,用于將所述液冷冷卻系統中的第一液體輸送至所述測試設備內部;
分水器,與所述冷卻水進水管路連接,用于將輸送至所述測試設備的第一液體均勻輸送至每一個熱電阻模塊;
集水器,用于收集流過每一個所述熱電阻模塊的第二液體;
冷卻水出水管路,與所述集水器連接,用于將所述第二液體從所述測試設備排出,其中,所述第二液體的溫度值大于所述第一液體的溫度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未經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6982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