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圓管柱自密實混凝土拋頂澆筑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169279.0 | 申請日: | 2022-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824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1 |
| 發明(設計)人: | 朱光強;袁夢影;袁內夢;陳蓉;曾林;馮杉;雷祥;楊力彬;祝運節;張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C3/36 | 分類號: | E04C3/36;E04G21/02;E04G21/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海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357 | 代理人: | 龐啟成 |
| 地址: | 10000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圓管 密實 混凝土 澆筑 施工 方法 | ||
1.一種用于圓管鋼柱自密實混凝土拋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
步驟A、制作鋼管圓柱并將制成的鋼管圓柱按照設計圖進行安裝:制作可以排出混凝土內部產生的氣泡的鋼管圓柱,并將該鋼管圓柱按照設計圖紙安裝,形成鋼管圓鋼骨架;
步驟B、配置自密實混凝土:制作自密實性能滿足設計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
步驟C、鋼管混凝土澆筑:將所述步驟B中制成的自密實混凝土澆筑到鋼管圓柱內,形成鋼管混凝土結構;
所述步驟A中的鋼管圓柱包括若干鋼管節段和內環隔板,所述內環隔板設置在所述鋼管節段內,用于增大鋼管圓柱的結構強度,在所述內環隔板上設置有混凝土澆筑孔和若干透氣孔,所述透氣孔可避免混凝土內部產生的氣泡在所述內環隔板部位聚集,在所述鋼管節段的側壁上還設置有排氣孔,所述排氣孔和所述透氣孔配合,使混凝土內部形成的氣泡可由所述排氣孔排出;
所述混凝土澆筑孔的中心重合于所述內環隔板的軸心設置,且所述混凝土澆筑孔的直徑設置為內環隔板直徑的一半;在所述內環隔板上的底面上還設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將相鄰透氣孔分隔開,形成獨立的透氣區域;
所述分隔板的表面設置有導氣槽,所述導氣槽用于加快混凝土中氣泡的排出速度;所述導氣槽向下延伸的長度不貫穿所述分隔板的底部;所述導氣槽的截面設置為槽底尺寸大于槽口尺寸的梯形狀,且所述導氣槽槽口的開口尺寸設置為小于混凝土細骨料的最小尺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圓管鋼柱自密實混凝土拋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隔板上還設置有若干隔擋柱,所述隔擋柱分布在所述分隔板未設所述導氣槽的表面,用于防止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產生沉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圓管鋼柱自密實混凝土拋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擋柱與所述分隔板的表面形成向上傾斜的夾角。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圓管鋼柱自密實混凝土拋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在建筑板面結構三層以下采用高拋法澆筑,在建筑板面三層以上采用頂升法澆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圓管鋼柱自密實混凝土拋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B中,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應根據所應用結構形式的特點、施工工藝以及環境因素對自密實混凝土的技術要求進行設計,在綜合考慮混凝土自密實性能、強度、耐久性以及其他必要的性能要求基礎上,提出初始配合比,經實驗室試配調整得出滿足工作性要求的基準配合比,并進一步經強度、耐久性復核得到生產配合比;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采用絕對體積法;自密實混凝土水膠比小于0.45,膠凝材料用量控制在400kg/m3~550kg/m3;自密實混凝土采用添加膠凝材料的方法增加漿體體積或通過添加外加劑的方法改善漿體的粘聚性和流動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圓管鋼柱自密實混凝土拋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高拋法澆筑時,將鋼管圓柱內的混凝土進行分層澆筑;當混凝土分層澆筑到接近所述內環隔板位置時停止,使所述內環隔板與混凝土之間留置間隙,待下一次澆筑混凝土時填平所留置的間隙,并將所述內環隔板完全覆蓋;混凝土分層澆筑的間隔時間控制在已澆筑完成的混凝土初凝時間之前,并且大于或者等于30分鐘;第一次分層澆筑時,導管口距離鋼管圓柱底面的距離L設置為:20cm≤L≤50cm,且之后的每次澆筑要將導管插入混凝土中20cm以上;每一層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都要進行振搗;在進行振搗時,震動棒采用快插慢抽的方式。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圓管鋼柱自密實混凝土拋頂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頂升法澆筑施工之前,在待施工段的鋼管圓柱下部安裝帶閥門的進料支管;進料支管向下傾斜與鋼管圓柱之間的連接形成45°的傾角;在進行混凝土頂升施工之前,用水潤濕鋼管圓柱的內表面;濕潤完成后對鋼管圓柱內殘留的水進行清理;泵送正式開始前,還需要用水將泵管潤濕,之后將泵管與進料支管連接,泵送一定量同配比的砂漿,用于潤滑泵管;每一根鋼管圓柱的混凝土頂升施工都要一次完成,期間不可停頓;第一次頂升完成后,待鋼管圓柱內的混凝土沉實后,再泵送頂升一次,直至鋼管圓柱頂部溢出混凝土結束頂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6927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