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治螟蟲的微生物復合菌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64577.0 | 申請日: | 2022-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4499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1 |
| 發明(設計)人: | 祝春華;朱永杰;焦懷志;李夢晴;余冬冬 | 申請(專利權)人: | 赤天化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C12N1/14;A01N63/20;A01N63/30;A01N63/23;A01P7/04;C12R1/01;C12R1/645;C12R1/07 |
| 代理公司: | 鄭州銘晟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4 | 代理人: | 張鵬 |
| 地址: | 476000 河南省商丘市睢陽***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治 螟蟲 微生物 復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治螟蟲的微生物復合菌劑,通過將4?7份短穩桿菌發酵液、7?9份綠僵菌發酵液、5?10份蘇云金芽孢桿菌發酵液完全溶于40?60份大豆油中,然后加入?18份棕櫚醇、10?20份烷基苯磺酸鈣,攪拌使其完全互溶混勻,獲得微生物復合菌劑,所得微生物復合菌劑各菌在桑螟蟲防治中協同作用,相互增效,噴施于桑葉,可以迅速鋪展擴散至卷葉內部,提高對桑螟蟲的防治率,減少世代重疊,延長防治作用時間,避免菌液彈落造成的浪費。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生物合菌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治螟蟲的微生物復合菌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目前,防治螟蟲的方法普遍采用化學農藥防治螟蟲。該防治方式會殺傷螟蟲的天敵,污染環境,造成生態破壞,不利于生態可持續發展;甘蔗產品還可能有農藥殘留,危害人體健康;并且投入勞力多、成本高,防治螟蟲效果不高。
桑螟蟲是危害桑樹的重要害蟲之一,桑螟蟲取食危害桑葉,而桑葉是蠶農養蠶的原料,一旦桑螟蟲,會給蠶桑生產造成極為嚴重的不良影響。
現有的農藥噴施雖然效果快,但防治不徹底,還會在桑作期間影響桑作安全,因而,采用微生物菌劑防治螟蟲則可以有效的避免這一問題,如專利號CN201810114554.2公布的一種防治螟蟲害的方法,其將赤眼蜂卵與白僵菌孢子粉的混合物釋放至目標防治區以防治目標螟蟲;該方法對玉米螟和水稻二化螟的生物防治效果較好,專利號CN201711292841.4公布了一種殺滅水稻越冬螟蟲的微生物復合菌劑,該菌劑對水稻越冬螟蟲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然而,桑螟蟲由于其世代重疊現象、卷葉習性,導致對桑螟蟲防治效果不好。因此,需要研究一種微生物復合菌劑用來防治桑螟蟲。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情況,本發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治螟蟲的微生物復合菌劑及其制備方法,并應用于桑螟蟲的防治。
其解決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防治螟蟲的微生物復合菌劑,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組分:4-7份短穩桿菌發酵液、7-9份綠僵菌發酵液、5-10份蘇云金芽孢桿菌發酵液、5-18份棕櫚醇、10-20份烷基苯磺酸鈣、40-60份大豆油。
進一步的,所述的短穩桿菌發酵液是由以下方法制備獲得:將短穩桿菌的活化種子液接種在LB斜面培養基中,在25℃溫度條件下培養28h后,轉接至發酵培養基進行發酵培養72h獲得短穩桿菌發酵液。
進一步的,所述的短穩桿菌發酵液中的活菌數不小于1×109cfu/g,所述培養基質由滅菌后的大豆粉5%、蝦粉2.5%、碳酸鈣1.2%、食鹽0.6%,余量的水組成。
進一步的,所述的綠僵菌發酵液是由以下方法制備獲得:將綠僵菌的活化種子液接種在PDB液體培養基中,在30℃溫度條件下培養36h后,轉接至發酵培養基進行發酵培養60h獲得綠僵菌發酵液。
進一步的,所述的綠僵菌發酵液中的活菌數不小于1×109cfu/g,所述培養基質由滅菌后的大豆粉7%、葡萄糖3%、玉米淀粉1%、土豆粉0.25%、磷酸氫二鈉0.01%、余量的水組成。
進一步的,所述的蘇云金芽孢桿菌發酵液是由以下方法制備獲得:將蘇云金芽孢桿菌的活化種子液接種在LB液體培養基中,在27℃溫度條件下培養20h后,轉接至發酵培養基進行發酵培養42h獲得蘇云金芽孢桿菌發酵液。
進一步的,所述的蘇云金芽孢桿菌發酵液中的活菌數不小于1×109cfu/g,所述培養基質由滅菌后的大豆粉5%、面粉6%、磷酸氫二鉀0.02%、硫酸鎂0.01%、硫酸鋅0.01%、鈣粉0.01%、酵母粉1%、葡萄糖0.5%、氯化鈉0.5%、硫酸錳0.01%、余量的水組成。
進一步的,所述微生物復合菌劑由以下步驟制備:按比例將短穩桿菌發酵液,綠僵菌發酵液,蘇云金芽孢桿菌發酵液完全溶于大豆油中,然后加入棕櫚醇、烷基苯磺酸鈣,攪拌使其完全互溶混勻,即得微生物復合菌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赤天化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赤天化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6457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問題定位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
- 下一篇:一種解決隧道拱頂滲水掉冰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