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弱電控制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61047.0 | 申請日: | 2022-0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609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4 |
| 發明(設計)人: | 譚大軍;蘭顯輝;吳健蓉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老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042 | 分類號: | 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成都眾恒智合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趙健淳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成都海峽兩***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聯網 智能 控制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弱電控制裝置,包括控制器,均與所述控制器連接的WIFI接口電路、顯示接口電路、觸摸屏控制電路、傳感器接口電路、報警器、電源模塊,與所述WIFI接口電路連接的WIFI模塊,與所述顯示接口電路連接的顯示屏,與所述觸摸屏控制電路連接的且貼附于所述顯示屏上的觸摸屏,以及與所述傳感器接口電路連接的傳感器組件,其中,所述WIFI模塊用于連接外界智能電器、傳感器、移動信息終端。本發明智能弱電控制裝置自帶環境參數檢測功能,而且整個智能弱電控制裝置構造簡潔,擴展性好,通過WIFI模塊可以連接大量的智能電器和傳感器,從而實現了集中控制,集中顯示,觸摸操作,提升了智能化程度,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智能電器控制技術領域,具體地講,是涉及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弱電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電器在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均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傳統的電器在高性能、高可靠、小型化等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隨著現代通信技術、傳感器技術的發展,電器逐漸向智能化發展,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智能電器,這些智能電器依靠其智能的特點,可以自動地驅動相關執行機構作出相應的動作,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特別是現在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WIFI通信技術的廣泛使用,很多智能電器都配置了相應的WIFI模塊,通過WIFI連接,可以在信息終端設備上直接查看設備狀態以及進行相應的操作,非常的方便。
但是目前市面上智能電器廠商眾多,產品類型多種多樣,由于每種產品都有自身的控制方式,眾多智能電器缺乏集中控制,導致人們在使用時,需要對每個智能電器進行單獨查看以及控制,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另外,各廠商的智能電器在使用時,一般都需要對相應的環境參數進行檢測,根據檢測的數據進行對應的操作,這樣就需使用者單獨配置傳感器以及進行連接走線等,給使用者在配置及安裝方面帶來不便。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采用WIFI集中控制,集中智能顯示,觸摸操作,自帶環境參數檢測的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弱電控制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智能弱電控制裝置,包括控制器,均與所述控制器連接的 WIFI接口電路、顯示接口電路、觸摸屏控制電路、傳感器接口電路、報警器、電源模塊,與所述WIFI接口電路連接的WIFI模塊,與所述顯示接口電路連接的顯示屏,與所述觸摸屏控制電路連接的且貼附于所述顯示屏上的觸摸屏,以及與所述傳感器接口電路連接的傳感器組件,其中,所述WIFI模塊用于連接外界智能電器、傳感器、移動信息終端。
進一步地,所述WIFI接口電路包括接口J1,以及一端與所述接口J1的VCC 引腳相連且另一端接地的電容C1,其中,所述接口J1的VCC引腳接電源VCC3.3,所述接口J1的GND引腳接地,所述接口J1的URXD引腳和UTXD引腳均與所述控制器連接,所述接口J1的RST引腳空置,所述接口J1的CH_PD引腳接電源 VCC3.3。
進一步地,所述顯示接口電路包括接口J2,一端與所述接口J2的VDD引腳相連且另一端接地的電容C2,以及一固定端接電源VCC3.3且另一固定端接地的可調電阻R1,其中所述可調電阻R1的可調端與所述接口J2的VO引腳相連,所述接口J2的VSS引腳和LED-引腳均接地,所述接口J2的VDD引腳和LED+引腳均接電源VCC3.3,所述接口J2的RS引腳、R/W引腳、E引腳、D0-D7引腳均與所述控制器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傳感器接口電路包括接口J3,其中,所述接口J3的A0引腳、A1引腳、A2引腳、A3引腳均與所述控制器連接,所述接口J3的D0引腳、 D1引腳、D2引腳、D3引腳均空置,所述接口J3的GND引腳接地,所述接口J3 的VCC引腳接電源VCC3.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老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成都老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6104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