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預切種振動供種式木薯播種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160389.0 | 申請日: | 2022-0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2137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林濤;向金山;牟向偉;薛俊祥;于新業;劉文杰;黃凱強;鄧任洲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C9/08 | 分類號: | A01C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厲洋洋 |
| 地址: | 541004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預切種 振動 供種式 木薯 播種 裝置 | ||
1.一種預切種振動供種式木薯播種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1)、供種箱(2)、散種機構(3)、充種機構(4)和排種機構(5);所述供種箱(2)固定在所述機架(1)上的后端并用于放置木薯種(43),其前側為用于將木薯種(43)向前輸出的開口結構;所述散種機構(3)可前后往復運動的安裝在所述機架(1)上,并且所述散種機構(3)的后端處于所述供種箱(2)前側開口結構的下方以承接住所述供種箱(2)輸出的木薯種(43),其前端斜向下延伸預設的距離,進而通過前后往復運動將承接住的木薯種(43)在左右方向上調整為水平姿態并向前輸出;所述充種機構(4)安裝在所述機架(1)上對應所述散種機構(3)的前方并用于承接從所述散種機構(3)輸出的木薯種(43),再保持原姿態向前輸出;所述排種機構(5)可前后循環轉動的安裝在所述機架(1)上,并且所述排種機構(5)的后端處于所述充種機構(4)前端的下方以承接住所述充種機構(4)輸出的木薯種(43),其前端斜向上延伸預設的距離以通過前后循環轉動將承接住的木薯種(43)向上提升預設的高度再墜落至播種位;
所述散種機構(3)包括振動裝置、振動箱(10)、散種板(11)、調姿板(12)和落種滑板(13);所述振動裝置安裝在所述機架(1)上;所述振動箱(10)的上側和前側均開放設置,其后端處于所述供種箱(2)前側開口結構的下方,前端斜向下延伸預設的距離,所述振動箱(10)的底部連接所述振動裝置且在所述振動裝置的驅動下前后往復運動;所述散種板(11)固定在所述振動箱(10)內部后端且對應所述供種箱(2)前側開口結構下方的位置,其后端高前端低的傾斜設置以承接住所述供種箱(2)輸出的木薯種(43)并隨著所述振動箱(10)前后往復運動將木薯種(43)散開;所述調姿板(12)為多級階梯結構,并且所述調姿板(12)的后端連接所述散種板(11)的前端以承接住散開的木薯種(43),所述調姿板(12)的前端在所述振動箱(10)內向前延伸預設的距離,并隨著所述振動箱(10)前后往復運動將散開的木薯種(43)在左右方向上調整為水平姿態后向前輸送;所述落種滑板(13)固定在所述振動箱(10)內部的前端內,并且所述落種滑板(13)的后端連接所述調姿板(12)的前端以承接住水平姿態的木薯種(43),所述落種滑板(13)的前端斜向下延伸到所述振動箱(10)內部的前側以將水平姿態的木薯種(43)輸出;
所述充種機構(4)包括充種箱(21)、隔離板(22)、升降架、充種板(24)和擋種板(25);所述充種箱(21)固定在所述機架(1)上對應所述散種機構(3)的前方,所述充種箱(21)的后側開口設置;所述隔離板(22)前端低后端高的傾斜固定在所述充種箱(21)內的中部;所述升降架固定在所述充種箱(21)內的底部,其可上下升降設置;所述充種板(24)固定在所述升降架的頂部,并且所述充種板(24)的后端連接所述散種機構(3)前側底部,前端在所述隔離板(22)的下方向下傾斜延伸預設的距離,進而在所述隔離板(22)與所述充種板(24)之間形成用于承接從所述散種機構(3)輸出的木薯種(43)的腔體;所述擋種板(25)豎直向下固定在所述隔離板(22)的前端,其下端與所述充種板(24)的前端形成將所述腔體內的木薯種(43)保持原姿態向前輸出的充種口;
所述排種機構(5)包括排種箱(33)、主動鏈輪(34)、從動鏈輪(35)、鏈條(36)、連接板(37)、排種電機(38)和若干撈種勺(39);所述排種箱(33)后端固定在所述機架(1)上對應所述充種口下方的位置,所述排種箱(33)的前端沿著所述機架(1)斜向上延伸預設的距離,并且所述排種箱(33)的底部開放設置,其后端對應所述充種口的位置設有承接住從所述充種口輸出的木薯種(43)的進種口;所述主動鏈輪(34)和所述從動鏈輪(35)分別固定在所述排種箱(33)內的后端和前端,并且所述主動鏈輪(34)和所述從動鏈輪(35)的兩側分別設有輪齒結構;所述鏈條(36)有兩條,其分別鏈接所述主動鏈輪(34)和所述從動鏈輪(35)同一側的輪齒結構;所述連接板(37)固定在所述排種箱(33)內壁且對應所述主動鏈輪(34)和所述從動鏈輪(35)之間的位置處;所述排種電機(38)固定在所述機架(1)上并連接驅動所述主動鏈輪(34)由后向前轉動;所述撈種勺(39)均勻固定在兩條所述鏈條(36)的外側,其為設有凹槽的塊狀結構;所述凹槽為與木薯種(43)相吻合的半圓柱狀,其開口朝向一側,并且所有所述撈種勺(39)上的凹槽開口均朝向所述鏈條(36)的轉動方向,進而使所述撈種勺(39)隨著所述鏈條(36)的轉動通過相應的所述凹槽承接住從所述進種口進入的木薯種(43),并在到達最高位置時墜落后經所述排種箱(33)底部后至播種位;
所述凹槽開口靠近所述鏈條(36)的一側固定有基板(40),所述基板(40)的中間位置固定有朝所述凹槽凸起的且用于防止多余的木薯種(43)進入相應的所述凹槽的去種器(4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師范大學,未經廣西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6038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