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局域剪切增稠的微結構拋光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158952.0 | 申請日: | 2022-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7371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2 |
| 發明(設計)人: | 朱志偉;朱紫輝;黃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4B13/00 | 分類號: | B24B13/00;B24B57/02;B24B4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昊天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高東 |
| 地址: | 210014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局域 剪切 微結構 拋光 方法 | ||
1.一種基于局域剪切增稠的微結構拋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將零件和刀具沿第二方向依次設置,并使所述零件的微結構表面與所述刀具的刀頭間隔設置,其中,所述第二方向為所述零件的軸向;
設定拋光參數;其中,所述拋光參數包括:所述刀具的拋光軌跡;
進行拋光工序,所述拋光工序包括:
加入拋光液,以使所述拋光液包覆住刀具與微結構表面;其中,所述拋光液為具有剪切增稠效應的非牛頓流體;
控制所述零件旋轉,在刀具與微結構表面的相對剪切運動下,填充于刀具的刀頭處的局部拋光液會產生剪切增稠效應,從而在刀頭處形成具有彈性的彈性體以充當拋光頭,實現對微結構表面的局域拋光;
在所述拋光液處于剪切增稠狀態的情況下,控制所述刀具按照所述拋光軌跡運行,實現整個微結構表面的拋光、并得到所述零件的拋光表面;
所述刀具為車刀;
在所述將零件和刀具沿第二方向依次設置,并使所述零件的微結構表面與所述刀具間隔設置之前,所述微結構拋光方法還包括:
將零件和刀具沿第二方向依次設置,并設定切削參數;其中,所述切削參數包括:所述刀具的切削軌跡;
進行切削工序;所述切削工序包括:控制所述零件旋轉,使所述刀具沿所述切削軌跡切削零件,以得到所述零件的微結構表面;
所述拋光參數還包括:理論間隙值;所述理論間隙值為常量,所述拋光軌跡為所述切削軌跡向所述第二方向、并沿遠離所述零件的方向移動所述理論間隙值生成;
所述切削軌跡和所述拋光軌跡按照以下方式確定:
獲取所述零件的瞬時轉動角度值,
獲取在所述瞬時轉動角度值時,所述刀具沿第一方向的第一坐標值,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互成夾角,其中,所述第一方向為所述零件的徑向;
基于所述第一坐標值和瞬時轉動角度值,生成所述刀具在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切削坐標值和第二拋光坐標值;所述第二拋光坐標值=所述第二切削坐標值+所述理論間隙值;
基于所述第一坐標值和所述第二切削坐標值生成所述切削軌跡,以及基于所述第一坐標值和第二拋光坐標值生成所述拋光軌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結構拋光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削參數還包括:設定刀具的刀頭半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結構拋光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拋光參數還包括:所述零件的拋光轉速。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結構拋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零件的材料和所述拋光液的濃度設定所述理論間隙值。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結構拋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拋光液包括磨粒、去離子水和剪切增稠相。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結構拋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結構拋光方法還包括:
判斷所述零件拋光后的表面拋光度是否達到預設拋光度,若否,則返回所述拋光工序,若是,則停止拋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理工大學,未經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5895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