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抑制肝癌腫瘤生長的副干酪乳桿菌L511及其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158701.2 | 申請日: | 2022-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402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23 |
| 發明(設計)人: | 劉星吟;王靜靜;張雪梅;季國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醫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A61K35/747;A61P35/00;A61P1/00;A61K31/44;C12R1/245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傅婷婷;徐冬濤 |
| 地址: | 211166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抑制 肝癌 腫瘤 生長 干酪 桿菌 l511 及其 用途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抑制肝癌腫瘤生長的干酪乳桿菌L511及其用途。一種干酪乳桿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生物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具有抑制肝癌腫瘤生長的副干酪乳桿菌L511及其用途。
背景技術
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占原發性肝癌病理類型的90%,是男性惡性腫瘤的第二大死因,在我國,每年增加的肝癌患者約占全球新增病例的一半,死亡率也在逐年升高,形勢較為嚴峻。階段肝癌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手術、藥物、放化療等,但療效較差,肝癌進展迅速、轉移性強導致手術治療很難實施,即使可以采取手術切除,術后五年的復發率高達70%,五年生存率僅10%,因此,臨床迫切需要更有效的治療策略來延長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時間并改善其生存質量。近年來,大量研究表明腸道微生態失衡與肝癌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因此維持腸道菌群穩定對防治肝癌具有重要的意義。腸道和肝臟通過膽汁酸腸肝循環及門靜脈循環緊密地聯系起來,因此益生菌在治療肝臟疾病中發揮重要作用。
根據《原發性肝癌診療規范(2019年版)》推薦,索拉非尼(sorafenib)作為一種靶向藥對于不同國家地區、不同肝病背景的晚期肝癌病人都具有一定的生存獲益,因此索拉非尼被推薦作為肝癌的一線治療用藥應用于臨床治療。但根據臨床病例統計分析,索拉非尼的客觀緩解率僅有5%,且索拉非尼副作用強烈,包括腹瀉、體質量下降、手足綜合征、皮疹、心肌缺血以及高血壓等給,因此提高索拉非尼的療效、減輕其帶來的副作用對臨床使用索拉非尼意義重大。有文獻報道微生物源性的葡萄球菌超級抗原樣蛋白6(SSL6)增強肝細胞癌(HCC)細胞對索拉非尼(SFN)敏感性的潛在機制,為索拉非尼與腸道微生物聯合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
在目前已經公開的文獻與專利或專利申請中,有少量針對益生菌或益生菌復配、發酵產物抑制腫瘤的專利,但并無真正涉及具有抑制肝癌發生功能的明確益生菌菌株。例如,CN105535650A公開了一種具有抗腫瘤(肝癌細胞株皮下移植)功能的益生菌組合物,組合物涉及到多種益生菌及中藥成分,但未明確其中各株菌的腫瘤抑制功能,且所有益生菌均未明確到株,由于在益生功能上同種益生菌不同菌株間差異顯著,故該配方并不具有普適性;同樣,CN10468665?7A和CN101711775A中的益生菌也未明確到株,且發酵物成分功能不明確。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副干酪乳桿菌及其用途。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副干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paracasei)LSC-L511,于2022年1月14日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地址為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1號院3號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編號為CGMCC?NO.24309。
本發明所述的副干酪乳桿菌L511在制備治療肝癌的藥物中的應用。
由本發明所述的副干酪乳桿菌L511制備的菌劑。
本發明所述的菌劑在制備治療肝癌的藥物中的應用。
本發明所述的副干酪乳桿菌L511聯合索拉非尼在制備治療肝癌的藥物中的應用。
本發明所述的副干酪乳桿菌L511制備的菌劑聯合索拉非尼在制備治療肝癌的藥物中的應用。
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醫科大學,未經南京醫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5870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