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預制式管樁裝置及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58679.1 | 申請日: | 2022-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6195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31 |
| 發明(設計)人: | 吳國征;趙憲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天工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3/00 | 分類號: | E02D13/00;E02D5/66 |
| 代理公司: | 天津諾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13 | 代理人: | 朱卉 |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預制 式管樁 裝置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預制式管樁裝置,包括:筒狀結構的樁體以及置于所述樁體內側的樁芯位置的柱體,且所述柱體被懸掛于所述樁體上端面;所述柱體能夠在錘擊或靜壓所述樁體進入土層基面時阻止泥土進入所述樁體內側的樁芯中。本發明還提出該預制式管樁樁芯結構的使用方法。本發明一種預制式管樁裝置,結構簡單且易于操作,可以從源頭上有效阻止泥土進入管樁樁芯內,無需掏土,省時省力且可保證施工環境衛生干凈;并可多次重復利用,節約施工工期和施工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施工中立樁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預制式管樁裝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預制管樁在錘擊或者靜壓施工過程中,管樁的樁芯部位容易被擠入泥土,并且在施工完成后樁孔上方的泥土也容易掉進管樁樁芯部位。土方開挖完成后就需要將管樁樁芯部位進入的泥土清理出來才能安裝樁芯鋼筋籠、澆筑樁芯混凝土。然而,清理此泥土都是由人工進行的,費力也費時,影響工期;并且掏出的泥土也會影響施工環境。清理時還需在樁頭部位增加鋼板擋土,但增加的鋼板卻不能阻止泥水進入樁芯,也不能阻止樁芯部位泥土的擠入,還需人工進行掏土或者抽水。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預制式管樁裝置及使用方法,解決了由于現有管樁樁芯結構設計不合理導致在施工時泥土或泥水容易進入管樁樁芯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至少一個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預制式管樁裝置,包括:
筒狀結構的樁體以及置于所述樁體內側的樁芯位置的柱體,且所述柱體被懸掛于所述樁體上端面;
所述柱體能夠在錘擊或靜壓所述樁體進入土層基面時阻止泥土進入所述樁體內側的樁芯中。
進一步的,所述柱體長度高于所述樁體內側的樁芯長度,且在所述柱體下端面設有封板。
進一步的,所述柱體長度較所述樁體內側的樁芯長度高20-100mm。
進一步的,所述柱體的外壁面與所述樁體內壁面結構相同,均為圓柱面;并所述柱體為鋼管制成的結構,且其壁厚至少為5-10mm。
進一步的,所述柱體的外壁面與所述樁體內壁面之間的間隙距離不大于10mm。
進一步的,在所述柱體的上端面設有蓋板,且所述蓋板的最小寬度大于所述樁體內側的樁芯直徑;且所述蓋板的最大寬度小于所述樁體的外壁面直徑。
進一步的,所述蓋板為圓形結構,且其與所述樁體內側的樁芯直徑差至少為30-50mm。
進一步的,在所述蓋板上還設有兩組間隔設置的通孔,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柱體內壁面所在的范圍內;
所述通孔相對于所述蓋板圓心對稱設置且所述通孔直徑為10-30mm。
進一步的,在所述蓋板的上端面上還設有吊環,所述吊環被置于所述蓋板中心位置。
一種預制式管樁裝置的使用方法,采用如上任一項所述的管樁裝置,步驟包括:
S1、基于立樁圖紙,設計所述樁體結構;
S2、再基于所述樁體結構設計所述柱體結構,并使所述柱體下端面為封閉結構,且在其上端面上設有用于使所述柱體懸空架設于所述樁體內壁的蓋板;
S3、再將所述柱體內置于所述樁體的樁芯位置處并使所述柱體懸掛在所述柱體上端面,形成一體式的管樁裝置;
S4、并通過錘擊或靜壓方式使所述樁體帶動所述柱體一同進入土層基面;
S5、繼續錘擊或靜壓所述樁體和所述柱體,直至使所述柱體達到土層基面中的預訂深度;
S6、再通過起重機吊起所述柱體并使所述柱體從所述樁體內取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天工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冶天工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5867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