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材料超聲套孔的偏心套磨刀具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158511.0 | 申請日: | 2022-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590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31 |
| 發明(設計)人: | 耿大喜;應恩澤;張德遠;劉逸航;周澤華;孫哲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3B51/08 | 分類號: | B23B5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3 | 代理人: | 齊勝杰;李會娟 |
| 地址: | 10008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材料 超聲 偏心 磨刀 | ||
1.一種復合材料超聲套孔的偏心套磨刀具,包括上下設置的鉆桿(3)和切削段(4),所述鉆桿(3)和所述切削段(4)均為中空的圓柱體,其特征在于:
所述鉆桿(3)的直徑比所述切削段(4)的直徑大2-4mm;
所述切削段(4)的內側壁和外側壁偏心設置,所述切削段(4)的內側壁、外側壁和底部均設置磨粒(41);
所述偏心套磨刀具中所述切削段(4)的外徑D與高度l2、所述鉆桿(3)的外徑D'與高度l1、所述切削段(4)的偏心距(d)滿足如下公式:
其中,Fh為所述偏心套磨刀具的橫向磨削力,E為所述偏心套磨刀具的材料的彈性模量,r為料芯(51)的半徑,Δ為所述偏心套磨刀具所制孔的孔徑誤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材料超聲套孔的偏心套磨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段(4)的內側壁和外側壁偏心設置,所述切削段(4)與所述鉆桿(3)的偏心距(d)均為0.2-0.5m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材料超聲套孔的偏心套磨刀具,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切削段(4)底部的外環圓心為基準,位于所述切削段(4)底部同一徑向方向上的所述磨粒(41)由外至內依次包括第一磨粒(411)、第二磨粒(412)和第三磨粒(413)中的一種至多種,且所述第一磨粒(411)、所述第二磨粒(412)和所述第三磨粒(413)的粒徑依次增大;
以所述切削段(4)底部的外環圓心為基準,同一圓環上的所述磨粒(41)的粒徑一致。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復合材料超聲套孔的偏心套磨刀具,其特征在于,以所述切削段(4)底部的外環圓心為基準,位于所述切削段(4)底部同一徑向方向上形成一列所述磨粒(41),多列所述磨粒(41)間隔設置。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復合材料超聲套孔的偏心套磨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粒(411)的粒徑為70-75目;
所述第二磨粒(412)的粒徑為120-125目;
所述第三磨粒(413)的粒徑為140-150目。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材料超聲套孔的偏心套磨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段(4)較薄一側的壁厚為0.3-1.2mm;
所述切削段(4)的內側壁和外側壁上的所述磨粒(41)的粒徑均為125目-150目。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材料超聲套孔的偏心套磨刀具,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切削段(4)的軸向,所述切削段(4)內側壁上的所述磨粒(41)間隔設置形成一列所述磨粒(41),至少一列所述磨粒(41)沿所述切削段(4)內側壁的周向間隔設置;
沿所述切削段(4)的軸向,所述切削段(4)外側壁上的所述磨粒(41)間隔設置形成一列所述磨粒(41),至少一列所述磨粒(41)沿所述切削段(4)外側壁的周向間隔設置。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復合材料超聲套孔的偏心套磨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套磨刀具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設置在所述鉆桿(3)頂部的螺紋柄(1)和定位錐部(2),所述螺紋柄(1)的外周向側壁設置用于和旋轉工具的主軸連接的螺紋。
9.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復合材料超聲套孔的偏心套磨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段(4)底部設置8列所述磨粒(41)時,Fh滿足如下公式:
其中,r2為第二磨粒(412)的半徑,r3為第三磨粒(413)的半徑,C1、C2、a為經實驗測得的所述偏心套磨刀具的磨削力系數,f為所述偏心套磨刀具的每轉進給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5851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