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薄膜偏振片透過率的檢測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58218.4 | 申請日: | 2022-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1834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旭東;陳兆東;閆仁鵬;董志偉;樊榮偉;陳德應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59 | 分類號: | G01N21/59;G01M11/02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龍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李智慧 |
| 地址: | 15000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薄膜 偏振 透過 檢測 裝置 方法 | ||
1.一種薄膜偏振片透過率的檢測裝置,包括功率計(6),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裝置還包括測試光源(1)、偏振立方體(2)、旋轉臺(3)、安裝座(4)和凸透鏡(5),所述安裝座(4)固定設置在旋轉臺(3)上且兩者中心重合,待測薄膜偏振片設置在安裝座(4)上且兩者中心重合,所述測試光源(1)發出的光線穿過偏振立方體(2),入射至待測薄膜偏振片的中心,經待測薄膜偏振片反射至凸透鏡(5)的中心,然后到達功率計(6),所述測試光源(1)發出的光線與待測薄膜偏振片所在平面之間的夾角α為33±1°,所述凸透鏡(5)的焦距為f,所述凸透鏡(5)的中心與旋轉臺(3)的中心的距離和凸透鏡(5)的中心與功率計(6)之間的距離均為2f。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薄膜偏振片透過率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透鏡(5)的通光孔徑不小于4f*tanθ,其中θ為旋轉臺(3)的中心與凸透鏡(5)的中心之間的連線和旋轉臺(3)的中心與凸透鏡(5)的邊緣點之間的連線的夾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薄膜偏振片透過率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透鏡(5)的兩個表面均鍍有與待測薄膜偏振片工作波長相對應的增透膜。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薄膜偏振片透過率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透膜的透過率大于99.9%。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薄膜偏振片透過率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計(6)的探頭內壁涂有白色漫反射材料的積分球。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薄膜偏振片透過率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臺(3)的轉角分辨率大于0.1°。
7.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6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檢測裝置檢測薄膜偏振片透過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安裝座(4)固定在旋轉臺(3)的轉動中心,再將待測薄膜偏振片設置在安裝座(4)的中心處;
步驟二、放置好測試光源(1),使其發出的光線入射至待測薄膜偏振片的中心,轉動旋轉臺(3),使測試光源(1)發出的光線與待測薄膜偏振片所在平面之間的夾角α為33±1°;
步驟三、放置偏振立方體(2)和凸透鏡(5),使測試光源(1)發出的光依次通過偏振立方體(2)、待測薄膜偏振片和凸透鏡(5)的中心;
步驟四、調節凸透鏡(5)的位置,使凸透鏡(5)的中心與旋轉臺(3)中心的距離為2f;
步驟五、先用功率計(6)測試經過偏振立方體(2)后的光功率P1,然后將功率計(6)移動至距離凸透鏡(5)中心2f的距離處,使通過凸透鏡(5)的光線入射至功率計(6)的探頭中心;
步驟六、分別順時針和逆時針轉動旋轉臺(3),轉動角度小于±10°,記錄轉動過程中功率計(6)采集到的最小功率值P2;
步驟七、利用公式T=1-P2/P1計算可得待測薄膜偏振片的p光透過率。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五中,在使用功率計(6)測試光功率P1前,調節測試光源(1)的電流,使其輸出功率為1-1.2W。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五中,在使用功率計(6)測試光功率P1后,將功率計(6)的測量檔位調至mW量程。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光源(1)的輸出波長為待測薄膜偏振片的工作波長,其光束質量小于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5821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仿生昆蟲
- 下一篇:一種潤腸通便發酵江蘺飲品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