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機場特種車輛靠機安全輔助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56786.0 | 申請日: | 2022-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1329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朋輝;黃鑫;謝忠;黃朝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東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4F1/00 | 分類號: | B64F1/00;E01F1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林捷達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場 特種 車輛 安全 輔助 系統 方法 | ||
1.一種機場特種車輛靠機安全輔助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檢測裝置(1)和升降防護裝置(2),所述檢測裝置(1)和所述升降防護裝置(2)均設置在機場停機坪的側邊;
所述升降防護裝置(2)包括第一防護機構(21)和第二防護機構(23),所述第一防護機構(21)設置在距離所述機場停機坪第二預設距離處的第一升降槽口(22)內部,所述第二防護機構(23)設置在距離所述機場停機坪第三預設距離處的第二升降槽口(24)內部,所述第一升降槽口(22)與所述第二升降槽口(24)之間連通有連通腔體;
所述第一防護機構(21)包括升降組件、第一防護組件和充氣泵(204),所述第一防護組件固定在所述升降組件上端,所述充氣泵(204)設置在所述升降組件內部,所述升降組件用于帶動所述第一防護組件在所述第一升降槽口(22)內進行升降;
所述第一防護組件包括基板(211)、若干對擺動桿(212)、驅動電機(213)、一對防護板(214)和若干充氣氣囊(215),所述基板(211)固定設置在所述升降組件的上端,所述基板(211)的兩側底端均可轉動地連接有第一齒輪(216)、第二齒輪(217)和第一同步輪(218),所述第一齒輪(216)和所述第二齒輪(217)互相嚙合傳動,所述第一同步輪(218)位于所述第二齒輪(217)的下方;
所述基板(211)的兩側壁沿豎直方向均勻設置有若干第二同步輪(219)和若干第三同步輪(201),同一側壁上的各所述第二同步輪(219)之間傳動連接,同一側壁上的各所述第三同步輪(201)之間傳動連接,各所述擺動桿(212)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同步輪(219)或所述第三同步輪(201),所述第二同步輪(219)和所述第三同步輪(201)可轉動地連接在所述基板(211)的側壁上,各所述擺動桿(212)遠離所述第二同步輪(219)或所述第三同步輪(201)的一端鉸接所述防護板(214),所述防護板(214)由柔性緩沖材料制成;
所述第一齒輪(216)同軸連接所述第二同步輪(219)和第四同步輪(202),所述第二齒輪(217)同軸連接所述第三同步輪(201),所述第一同步輪(218)傳動連接所述第四同步輪(202),所述驅動電機(213)固定設置在所述基板(211)底端的一側壁上,所述第一齒輪(216)套接在所述驅動電機(213)的輸出軸上;
若干所述充氣氣囊(215)夾設在所述防護板(214)與所述基板(211)之間,所述基板(211)內部嵌設有若干氣管,若干所述氣管分別連通所述充氣泵(204)和若干所述充氣氣囊(215);
所述驅動電機(213)用于驅動所述第一齒輪(216)轉動,以通過所述第二同步輪(219)和所述第三同步輪(201)帶動各所述擺動桿(212)擺動,同時所述充氣泵(204)向各所述充氣氣囊(215)內充入或抽取惰性氣體,當各所述擺動桿(212)擺動至與所述基板(211)垂直時,所述充氣氣囊(215)內的氣體體積最大;
所述第二防護機構(23)包括支架(231)、弧形擋塊(232)和若干減震器(233),所述支架(231)與所述升降組件之間固定連接有聯動件(203),所述聯動件(203)位于所述連通腔體內,若干所述減震器(233)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支架(231)和所述弧形擋塊(232),所述弧形擋塊(232)具有弧形開口,所述弧形開口朝向所述特種車輛的車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場特種車輛靠機安全輔助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組件包括一對液壓推動件(205)和支撐板(206),一對所述液壓推動件(205)相對設置在所述第一升降槽口(22)的底端內壁上端,一對所述液壓推動件(205)的推動端均豎直朝上且同步連接所述支撐板(206)的下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機場特種車輛靠機安全輔助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氣泵(204)設置在所述第一升降槽口(22)的底端內壁上,所述充氣泵(204)位于所述支撐板(206)的下端,所述氣管包括主氣管和若干支氣管,若干所述支氣管一端連通所述充氣氣囊(215),另一端連通所述主氣管,所述主氣管遠離若干所述支氣管一端貫穿所述支撐板(206)并連通所述充氣泵(20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東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東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5678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