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軸承游隙檢測裝置及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56165.2 | 申請日: | 2022-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4078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6 |
| 發明(設計)人: | 杭新峰;沈林根;杭志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嘉興五洲軸承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11/14 | 分類號: | G01B11/14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聯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林文豪 |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軸承 游隙 檢測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軸承檢測技術領域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軸承游隙檢測裝置,包括:裝置底座,裝置底座中部設有固定機構,固定機構用于放置并固定待檢軸承的內圈;升降機構,包括可上下移動的升降壓板,升降壓板中間設有容納孔,固定機構的上部設于容納孔內;第一推動機構,設置于待檢軸承外圈的一側,包括可沿升降壓板長度方向移動的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遠離待檢軸承外圈的一側設有第一推動板,第一推動板與第一推動氣缸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測量裝置,包括測量儀,測量儀固定在第一固定板的側面,測量儀與計算機電連接;第二推動機構,與第一推動機構對稱,且與第一推動機構結構相同。本發明彌補了現有設備只能單一測量的缺陷;通過測量設備有效提高了檢測準確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軸承檢測技術領域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軸承游隙檢測裝置及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軸承是當代機械設備中一種重要零部件,它能夠降低其運動過程中的摩擦系數,并保證其回轉精度,軸承游隙是軸承滾動體與軸承內外圈殼體之間的間隙,根據移動方向,可分為徑向游隙和軸向游隙,運轉時的游隙的大小對軸承的滾動疲勞壽命、溫升、噪聲、振動等性能有影響。因此在使用軸承前需要進行間隙檢測,最常見的方法是使用塞尺,測量麻煩且精度不高,尤其是在軸承尺寸較大時,而精確的檢測裝置只能對軸承的徑向游隙或軸向游隙進行單一的檢測。
因此,我們有必要對這樣一種結構進行改善,以克服上述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軸承游隙檢測裝置及檢測方法,相比于現有技術,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軸承游隙檢測裝置,包括:
裝置底座,所述裝置底座中部設有固定機構,所述固定機構用于放置并固定待檢軸承的內圈;
升降機構,包括可上下移動的升降壓板,所述升降壓板中間設有容納孔,所述固定機構的上部設于所述容納孔內,所述容納孔的直徑小于待檢軸承外圈的直徑;
第一推動機構,設置于待檢軸承外圈的一側,包括可沿所述升降壓板長度方向移動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遠離待檢軸承外圈的一側設有第一推動板,所述第一推動板與第一推動氣缸的輸出端固定連接;
測量裝置,包括測量儀,所述測量儀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側面,所述測量儀與計算機電連接;
第二推動機構,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二推動板和第二推動氣缸,所述第二推動機構設置于待檢軸承外圈的另一側,與所述第一推動機構對稱,且與所述第一推動機構結構相同。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固定機構將待檢軸承的內圈固定后,第一推動機構和第二推動機構分別在水平方向推動待檢軸承外圈,可檢測軸承的軸向間隙,升降機構從豎直方向推動待檢軸承的外圈可以檢測軸承的徑向間隙,達到僅使用一個裝置檢測兩項指標的目的,操作簡單,測量結果準確。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測量儀為CCD攝像機,所述測量裝置還包括面向所述測量儀的測量板,所述測量板表面均勻印刷有網格。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CCD攝像機具有靈敏度高、抗強光、畸變小、體積小、壽命長、抗震動等優點,CCD攝像機隨第一固定板移動,計算機對CCD攝像機移動視野內的網格進行計數,以測定移動距離,結合計算機圖像處理分析系統可以達到精確的測量結果,保證檢測的精確度,降低檢測誤差。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升降壓板的上表面沿長度方向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固定有第一彈簧和第二彈簧,所述第一彈簧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彈簧的彈性力作用下,第一固定板與第二固定板對待檢軸承的外圈進行夾持固定。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待檢軸承一側設有弧形限位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嘉興五洲軸承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嘉興五洲軸承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5616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