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治樟疫霉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155447.0 | 申請日: | 2022-0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8639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01 |
| 發明(設計)人: | 吳小芹;孔維亮;張瑜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林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C12P3/00;C12P17/12;A01N63/27;A01N43/60;A01N59/00;A01P3/00;C12R1/3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邱興天 |
| 地址: | 210037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防治 樟疫霉 方法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防治樟疫霉的方法,為利用桔黃假單胞菌ST?TJ4的代謝物對樟疫霉進行防治。本申請采用不同拮抗方式、觀察菌體形態、研究代謝產物和確定拮抗物質等方法來明確桔黃假單胞菌ST?TJ4對樟疫霉的拮抗機制;結果表明,桔黃假單胞菌ST?TJ4能夠明顯抑制樟疫霉菌絲的生長,導致菌絲畸形,破壞內部細胞結構;此外,菌株ST?TJ4還能夠破壞菌絲細胞膜通透性,影響細胞內容物的合成;UPLC?MS和GC?MS分析證實吩嗪類化合物和2?Undecanone以及氨氣是主要的抑菌化合物;可見,桔黃假單胞菌ST?TJ4能通過多重機制抑制樟疫霉,具有作為生物防治樟疫霉引起的各種植物病害的潛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植物病害防治研究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防治樟疫霉的方法。
背景技術
樟疫霉(Phytophthora?cinnamomi)是一種全世界廣泛分布的重要植物病原菌,寄主范圍較廣,可侵染林木、果樹、農作物和園林花卉等多種植物,引起枝枯、腐爛、潰瘍、猝倒等癥狀(Hardham,2005)。由于其寄主范圍廣泛,目前已在68個國家的950多種寄主植物上分離得到(Hardham?and?Blackman,2018)。近年來,樟疫霉在澳大利亞西南地區森林迅速傳播開來,已經嚴重威脅到當地自然生態系統以及生物多樣性。在美國,疫霉根腐病(Phytophthora?root?rot)是杜鵑的一種破壞性病害,在受侵染的田間和容器苗生產區造成這種苗圃作物的大量損失(Weiland?et?al.,2020)。在地中海地區,樟疫霉引起的橡樹大量死亡,嚴重威脅了地中海混交橡樹林(Frisullo?et?al.,2018;Gómez?et?al.,2020)。因此,尋求有效的樟疫霉防治策略迫在眉睫。但由于樟疫霉屬于卵菌,其與真菌在遺傳關系上具有較大的差異,因此樟疫霉引起的病害一旦發生,應用傳統的殺真菌劑治理效果一直不理想。目前已經開發并應用了幾種針對樟疫霉的殺菌劑,例如亞磷酸鹽和乙磷鋁等(González?et?al.,2019;Rosário?et?al.,2021)。然而,化學農藥的頻繁使用造成了日益嚴重的抗藥性和環境污染。相比之下,使用微生物拮抗劑的生物控制作為管理植物病原體的化學防治的替代方式引起了相當大的興趣(Jiang?et?al.,2015)。微生物制劑的其他優點包括控制時間長、耐藥性低、易于開發和成本相對較低。因此,生物防治是植物病害防治的最佳策略之一(Zheng?et?al.,2011)。
假單胞菌(Pseudomonas)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廣泛的革蘭氏陰性細菌之一,作為PGPR,假單胞菌可以通過產生和分泌嗜鐵素、磷酸酶、植物激素等物質促進植物的生長;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則主要是通過產生一些抗生素類物質。據報道,熒光假單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BRZ63能夠在體外抑制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solani)W70、炭疽菌(Colletotrichum?dematium)K、核盤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K2291和燕麥鐮刀菌(Fusarium?avenaceum)的生長,而且在盆栽試驗中,還能刺激用真菌病原菌處理的油菜幼苗的萌發和生長(Chlebek?et?al.,2020)。綠針假單胞菌(Pseudomonaschlororaphis)G05產生的硝吡咯菌素能抑制禾谷鐮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的菌絲生長(Huang?et?al.,2018)。
此外,微生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也引起了更多的關注。VOC是具有特定優勢的關鍵生物防治因素,例如良好的膜滲透性、高擴散效率和廣泛的拮抗作用(Morath?et?al.,2012)。低濃度的VOC可以被感知,因此它們除了直接抑制病原真菌的生長還能誘導植物的系統抗性(Cordero?et?al.,2014;Velivelli?et?al.,2015)。一個成功的生防菌通常需要激活多種代謝物來協同控制病原體,但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單一種類的抗菌代謝物上,而不是多種類型的組合,因此還不能完全揭示其抗菌特性和機制而滿足使用需求。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林業大學,未經南京林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5544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表面改性支架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泊車路面濕滑路面預警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