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支持雙歸屬保護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統容災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55396.1 | 申請日: | 2022-0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98709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7 |
| 發明(設計)人: | 夏金鋒;田池;張金松;夏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船重工鵬力(南京)大氣海洋信息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67/1095 | 分類號: | H04L67/1095;H04L67/12;H04L41/0668;H04L1/22;H04W4/38;G08G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石艷紅 |
| 地址: | 21115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支持 歸屬 保護 船舶 交通管理 系統 方法 | ||
1.一種支持雙歸屬保護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統容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設置VTS系統前端傳感器:設置VTS系統前端傳感器和兩個VTS中心;VTS系統前端傳感器包括一個AIS基站、N個雷達、VHF、VHF-DF和氣象水文傳感器;其中,N≥2;
步驟2、采集前端傳感器數據:VTS系統前端傳感器對待監管通航水域進行實時數據采集,并將采集的前端傳感器數據分別回傳至兩個VTS中心;其中,采集的AIS基站和N個雷達的數據稱為前端待融合數據;采集的VHF、VHF-DF和氣象水文傳感器數據稱為前端記錄數據;
步驟3、前端傳感器數據實時處理:每個VTS中心均一邊對采集的前端記錄數據進行實時存儲,一邊對采集的前端待融合數據采用樹狀融合結構進行實時處理和實時存儲;
步驟4、同步結構化數據:結構化數據包括寫入的程序指令數據和對應VTS中心產生的轄區值班業務數據;兩個VTS中心內結構化數據能實時同步,使得雙VTS中心內的結構化數據均為最新狀態,互為鏡像,每一VTS中心均具備全轄區值班能力,實現雙VTS中心互為冗余災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持雙歸屬保護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統容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樹狀融合結構包括調度中心和N個融合節點;其中,調度中心位于最頂端, N個融合節點從上至下依次排列在調度中心的下方,形成樹狀結構;其中,位于最頂部的融合節點稱為頂部融合節點,位于最底部的融合節點為底部融合節點;位于頂部融合節點和底部融合節點之間的融合節點稱為中間融合節點;每個融合節點配置一個不同的線程;相鄰兩個融合節點之間以及頂部融合節點與調度中心之間,均采用目標批量上傳的方式進行數據傳輸;其中,底部融合節點用于VTS系統前端傳感器中位置相鄰近的兩個雷達數據的融合;N-2個中間融合節點用于采集融合剩余N-2個雷達數據,且一個中間融合節點采集融合一個雷達數據;頂部融合節點能采集融合AIS基站數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支持雙歸屬保護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統容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每個融合節點內的數據交互,采用非阻塞旋轉鎖的方式。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支持雙歸屬保護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統容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非阻塞旋轉鎖具有超時機制,當隊列滿或空時,進出隊列的調用能自動掛起線程,從而讓出CPU資源防止空跑,從而降低線程之間的互斥與等待消耗,降低操作系統內核在搶占臨界區時帶來的性能損耗。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支持雙歸屬保護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統容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每個融合節點均采用預開辟策略,預先進行池化內存管理,每個融合節點能獨立進行數據處理與存儲。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持雙歸屬保護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統容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通過Oracle OGG實現兩個VTS中心內結構化數據的實時同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持雙歸屬保護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統容災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步驟5、用戶終端動態雙歸屬:將雙VTS中心的用戶終端雙歸屬于雙VTS中心,確保任一用戶終端均能切換連接到任一VTS中心的后臺服務實現全轄區值班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船重工鵬力(南京)大氣海洋信息系統有限公司,未經中船重工鵬力(南京)大氣海洋信息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5539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