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風空調室內機和新風空調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53209.6 | 申請日: | 2022-0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431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7 |
| 發明(設計)人: | 單聯瑜;吳俊鴻;彭光前;孟紅武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0035 | 分類號: | F24F1/0035;F24F1/0063;F24F5/00;F24F13/22;F24F1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王嬋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風 空調 室內 系統 | ||
本公開是關于一種新風空調室內機和新風空調系統。新風空調室內機,包括:外殼,內部具有容納空間,所述容納空間內形成有新風風道和循環風道;循環風換熱器,設置于所述循環風道,用于對所述循環風道內的氣流進行熱交換;新風管道,一端連通于所述新風風道,另一端連通室外,用于將室外氣流引入所述新風風道內;新風換熱件,設置于所述新風管道,所述新風換熱件能夠被控制形成熱端和冷端,所述新風空調室內機在制冷狀態下,所述冷端用于與所述新風管道內流通的氣體進行熱交換以對所述新風管道內流通的氣體進行預冷,所述新風空調室內機在制熱狀態下,所述熱端用于與所述新風管道內流通的氣體進行熱交換以所述新風管道內流通的氣體進行預熱。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終端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風空調室內機和新風空調系統。
背景技術
當前,隨著用戶生活質量的提高,用戶對室內空氣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相關技術中,可以通過在空調室內機內配置新風模塊來對空氣進行過濾,過濾后的氣流再排入室內。
但是,在該相關技術中,在空調室內機處于制冷模式或者制熱模式時,以降低或者提升室內溫度的情況下,會導致排入的新風與室內溫度的溫差比較大,進而導致新風排出口處容易生成凝露,進而形成水滴,極易在新風的作用下將凝露吹向用戶,造成用戶體驗不佳。
發明內容
本公開提供一種新風空調室內機和新風空調系統,以解決相關技術中的不足。
根據本公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新風空調室內機,包括:
外殼,內部具有容納空間,所述容納空間內形成有新風風道和循環風道;
循環風換熱器,設置于所述循環風道,用于對所述循環風道內的氣流進行熱交換;
新風管道,一端連通于所述新風風道,另一端連通室外,用于將室外氣流引入所述新風風道內;
新風換熱件,所述新風換熱件能夠被控制形成熱端和冷端,所述新風空調室內機在制冷狀態下,所述冷端用于與所述新風管道內流通的氣體進行熱交換以對所述新風管道內流通的氣體進行預冷,所述新風空調室內機在制熱狀態下,所述熱端用于與所述新風管道內流通的氣體進行熱交換以所述新風管道內流通的氣體進行預熱。
可選的,所述新風換熱件包括:
半導體制冷片,所述半導體制冷片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中的一方為冷端、相對的另一方為熱端;
第一導熱件,所述第一導熱件分別連接所述半導體制冷片的第一端和所述新風管道,以將所述半導體制冷片第一端產生的熱量或冷量傳導到所述新風管道。
可選的,所述第一導熱件包括第一導熱片,所述第一導熱片的形狀與所述新風管道的外表面相匹配并貼附接觸于所述新風管道的外表面;或者,
所述第一導熱件包括第一導熱翅片,所述第一導熱翅片設置于所述新風管道的內部。
可選的,還包括:
排水管,一端與所述外殼連接,另一端連通室外,用于排出所述循環風換熱器以及附近空氣冷凝產生的冷凝水;
所述換熱件還包括第二導熱件,所述第二導熱件分別連接所述半導體制冷片的第二端和所述排水管,所述第二導熱件用于將所述排水管的冷量傳遞到所述半導體制冷片的第二端以對所述第二端進行散熱。
可選的,還包括:
冷媒管,一端與所述循環風換熱器連接,另一端與新風空調室外機的壓縮機連接,用于制冷劑在所述循環風換熱器和所述壓縮機之間傳輸;
所述換熱件還包括第二導熱件,所述第二導熱件分別連接所述半導體制冷片的第二端和所述冷媒管,所述第二導熱件用于將所述冷媒管的冷量傳遞到所述半導體制冷片的第二端以對所述第二端進行散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5320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