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礦石分粒級并聯預分選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151170.4 | 申請日: | 2022-0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719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7 |
| 發明(設計)人: | 趙忠花;黃虎輝;羅旋;劉澤洲;羅靜;鄧艷娥;呂宏芝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沙礦山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3B9/00 | 分類號: | B03B9/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卓越志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6 | 代理人: | 戴寶松 |
| 地址: | 410012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礦石 分粒級 并聯 分選 工藝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礦石分粒級并聯預分選工藝,將原礦破碎和篩分,得到?90mm和+90mm的礦石,?90mm的礦石經洗礦分級篩分,得到?1mm、1mm~10mm和10mm~90mm的礦石,?1mm礦石進入螺旋溜槽分選工藝,得到螺旋溜槽分選精礦和螺旋溜槽分選尾礦;1mm~10mm礦石進入重介質分選工藝,得到重介質分選精礦和重介質分選尾礦;10mm~90mm礦石進入X射線分選工藝,得到X射線分選精礦和X射線分選尾礦;X射線分選尾礦進入X射線智能分選反拋工藝,得到反拋精礦和反拋尾礦。該工藝適應性強、拋除廢石產率大、精準性高、有益元素回收率高,且對礦種的適用性強、適用范圍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礦物加工工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礦石分粒級并聯預分選工藝。
背景技術
我國礦產資源貧礦多、富礦少,大量礦產資源未達到其工業品位,礦產資源利用效率低,在礦石進入磨礦前對其進行預分選使礦石達到其入選品位,讓不可回收的礦產資源達到可以回收水平,提高礦產資源的利用率。同時為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綠色礦山、實現無尾礦山成為新的發展趨勢。對開采出來的礦石進行全方位的綜合利用研究成為礦山企業思考及需要解決的問題。對礦石分粒級并聯進行預處理,拋除廢石,使有益元素富集,即可以綜合利用廢石、提升礦石整體的價值,也同時可以降低選礦成本、節約能耗,為無尾礦山、綠色礦山實現打下堅實基礎。
有鑒于此,有必要設計一種改進的礦石分粒級并聯預分選工藝,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礦石分粒級并聯預分選工藝,針對礦石不同的粒級選擇其適宜的分選工藝,拋除廢石。該工藝適應性強、拋除廢石產率大、精準性高、有益元素回收率高,且對礦種的適用性強、適用范圍廣。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礦石分粒級并聯預分選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將原礦篩分,得到篩下的第一級物料和篩上的第二級物料;
S2.將所述第二級物料進行粗碎,得到篩下的第三級物料和篩上的第四級物料;并將所述第四級物料中碎后物料與所述粗碎后的物料一起篩分;
S3.將所述第一級物料和所述第三級物料匯合一起進入洗礦分級篩分,得到粒徑依次增大的第五級物料、第六級物料和第七級物料;
S4.將所述第五級物料進入螺旋溜槽分選工藝,得到螺旋溜槽分選精礦和螺旋溜槽分選尾礦;或者將所述第五級物料直接進入礦石加工工序;
將所述第六級物料進入重介質分選工藝,得到重介質分選精礦和重介質分選尾礦;
將所述第七級物料進入X射線分選工藝,得到X射線分選精礦和X射線分選尾礦;
S5.將所述X射線分選尾礦進入X射線智能分選反拋工藝,得到反拋精礦和反拋尾礦,以回收X射線分選尾礦中殘留的有益礦物。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步驟S1中,所述第一級物料的粒度為-90mm,所述第二級物料+90mm。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步驟S2中,所述第三級物料的粒度為-90mm,所述第四級物料的粒度為+90mm。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步驟S3中,第五級物料、第六級物料和第七級物料的粒徑依次為-1mm、1mm~10mm和10mm~90mm。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七級物料進入分級篩分得到10mm~40mm礦石和40mm~90mm的礦石,這兩種礦石分別進入對應的X射線分選工藝,得到10mm~40mmX射線分選精礦、10mm~40mmX射線分選尾礦和40mm~90mmX射線分選精礦、40mm~90mmX射線分選尾礦。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步驟S4中,所述重介質分選工藝采的重介質分選設備為重介質旋流器,所述重介質分選工藝采用的重介質為硅鐵或磁鐵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沙礦山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長沙礦山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5117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