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集高粱粒、高粱穗桿和高粱秸稈收割于一體的高粱收獲機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148895.8 | 申請日: | 2022-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1102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1 |
| 發明(設計)人: | 曹春信;王濤;吳瑛莉;劉新華;盧華兵;黃志海;李珊;費焱;呂學高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華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省農業機械研究院);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東陽市種植業技術推廣中心 |
| 主分類號: | A01D45/00 | 分類號: | A01D45/00;A01D41/08;A01D41/12;A01D57/01 |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學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356 | 代理人: | 何紅信 |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粱 秸稈 收割 一體 收獲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集高粱粒、高粱穗桿和高粱秸稈收割于一體的高粱收獲機,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高粱收獲機對于高粱穗桿采收比較麻煩的問題。高粱收獲機,包括車體、脫粒裝置和高粱收割裝置;脫粒裝置包括機體、高粱秸稈收攏組件、脫粒倉、料倉和高粱穗桿箱;脫粒倉內設脫粒滾子;機體上設有導向通道,導向通道包括上部的高粱穗桿導向通道和下部的高粱秸稈導向通道;高粱穗桿導向通道傾斜設置;高粱秸稈收攏組件位于導向通道的前方;高粱穗桿導向通道的上側前端設有偏心輪組件;高粱收割裝置包括高粱秸稈切割組件和高粱穗桿切割組件。本發明中的高粱收獲機可以完成高粱粒、高粱穗桿和高粱秸稈三部分的采收,將高粱有經濟價值的高粱粒、高粱穗桿和高粱秸稈分別采收,采收高粱穗桿方便。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高粱收獲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集高粱粒、高粱穗桿和高粱秸稈收割于一體的高粱收獲機。
背景技術
目前高粱在采收過程中,主要由人工采收或采用高粱收獲機采收;目前的高粱收獲機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將高粱秸稈粉碎并將高粱粒回收的聯合收獲機,第一種聯合收割機將高粱秸稈完全粉碎,導致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高粱穗桿無法進行收獲。第二種收獲機是將高粱秸稈從根部采用鋸齒切割組件切斷然后轉移至一側并捆裝;第二種收獲機是將高粱穗桿采用人工切割下來,然后再對高粱穗進行脫粒,比較浪費人工。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集高粱粒、高粱穗桿和高粱秸稈收割于一體的高粱收獲機,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高粱收獲機對于高粱穗桿采收比較麻煩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集高粱粒、高粱穗桿和高粱秸稈收割于一體的高粱收獲機,包括車體、脫粒裝置和高粱收割裝置;所述脫粒裝置設置在車體的前端上方;
所述脫粒裝置包括機體、高粱秸稈收攏組件、脫粒倉、料倉和高粱穗桿箱;所述脫粒倉內設有用于對進入脫粒倉內的高粱穗進行脫粒的脫粒滾子,所述料倉位于脫粒倉的下方且相連通;所述機體上設有前后方向設置的導向通道,所述導向通道包括上部的高粱穗桿導向通道和下部的高粱秸稈導向通道;所述高粱穗桿導向通道由下向上朝向脫粒倉傾斜設置,高粱穗桿位于高粱穗桿導向通道內時,高粱穗位于脫粒倉內;所述高粱秸稈收攏組件位于導向通道的前方且用于將高粱秸稈收攏至導向通道;所述高粱穗桿導向通道的下側面向前延伸有導向面,所述高粱穗桿導向通道的上側前端設有將高粱穗桿壓向導向面以使得高粱穗桿進入高粱穗桿導向通道的偏心輪組件;所述高粱穗桿箱位于機體的后端;所述高粱秸稈導向通道的其中一側設有將高粱秸稈向后輸送的輸送組件;
所述高粱收割裝置包括位于車體前端下方的高粱秸稈切割組件和位于高粱穗桿導向通道后側的高粱穗桿切割組件;所述高粱秸稈切割組件包括用于切割高粱秸稈根部的下刀片組件和將高粱秸稈撥離到一側的撥離組件;所述高粱穗桿切割組件包括用于將高粱秸稈和高粱穗桿切斷分離的上刀片組件以及使得切斷后的高粱穗桿進入到高粱穗桿向內的導向組件。
進一步改進的方案:所述脫粒滾子包括轉動滾子和設置在轉動滾子外表面的脫粒組件,所述轉動滾子前后方向設置且轉動設置在機體上;所述高粱穗桿導向通道的上方設有下壓高粱穗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與轉動滾子同軸設置。
進一步改進的方案:所述脫粒組件包括設置在轉動滾子外表面的前脫粒組件和后脫粒組件;所述前脫粒組件包括若干個設置在轉動滾子外表面的U形桿,所述U形桿由平行于轉動滾子中心軸的脫粒桿和兩個分別位于脫粒桿前后兩端且連接在脫粒桿與轉動滾子表面之間的支桿構成;所述后脫粒組件包括至少一個固定設置在轉動滾子外表面的刮刀,所述刮刀的刀刃平行于所述轉動滾子的中心軸且刮刀的刀刃與弧形面之間形成高粱穗通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華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省農業機械研究院);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東陽市種植業技術推廣中心,未經金華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省農業機械研究院);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東陽市種植業技術推廣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4889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