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多仿射策略的數據驅動魯棒優化調度實現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46851.1 | 申請日: | 2022-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3676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2 |
| 發明(設計)人: | 徐瀟源;嚴正;許少倫;陸建宇;徐超然;王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華東分部 |
| 主分類號: | H02J3/38 | 分類號: | H02J3/38;H02J3/46;H02J3/24;H02J3/01;G06Q10/04;G06Q10/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達專利事務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錫麟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多仿射 策略 數據 驅動 優化 調度 實現 方法 | ||
1.一種基于多仿射策略的數據驅動魯棒優化調度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建立兩階段魯棒優化模型并求解得到調度策略,采用自組織映射神經網絡對風電樣本數據集進行聚類處理以得到多不確定集,再以基于多仿射策略的魯棒優化模型求解方法,通過采用多仿射策略對優化模型進行變換,并結合對偶原理將原優化模型轉換為線性規劃問題進行求解,實現數據驅動魯棒優化調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仿射策略的數據驅動魯棒優化調度實現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建立兩階段魯棒優化模型,具體包括:建立第一階段模型,其優化目標為常規機組發電與備用成本之和最小,并根據電力系統功率平衡約束、常規機組出力上下限約束、線路傳輸功率范圍約束、常規機組備用范圍約束以及爬坡能力,構建第一階段模型所需考慮的約束條件;建立第二階段模型,其優化目標為常規機組再調度成本、棄風成本與削負荷成本之和最小,并根據電力系統功率平衡約束、線路傳輸功率范圍約束、棄風范圍與削負荷范圍約束、常規機組再調度出力范圍約束以及爬坡能力,構建第二階段模型所需考慮的約束條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仿射策略的數據驅動魯棒優化調度實現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階段模型的目標函數為常規機組發電與備用成本之和最小,即:其中:pG,j,t、rGu,j,t、rGd,j,t分別為t時刻常規機組j的有功出力、正備用及負備用;aG,j、bG,j、cG,j為常規機組j的發電成本系數;dGu,j、dGd,j分別為常規機組j的正備用成本系數、負備用成本系數;NG為常規機組數量;t為時間;
所述的目標函數為二次函數,采用分段線性化的方法將其轉換為一系列線性函數;對于第j臺機組,其t時刻的運行成本函數轉換為線性約束,具體為:其中:WG,j,t為新引入的成本變量;和為第i組線性化系數,其上標表示線性函數段數;d為分段數,則第一階段模型的目標函數更新為:
所述的構建第一階段模型時所需考慮的約束條件包括:電力系統功率平衡約束、常規機組出力上下限約束、線路傳輸功率范圍約束、常規機組備用范圍約束以及爬坡能力,具體為:
其中:NR、NL分別為風電機組數量、負荷數量;pR,i,t、pL,k,t分別為t時刻風電機組i的預測有功出力、負荷k的有功需求;pG,j,min、pG,j,max分別為常規機組j出力下限和上限;Fl為線路l最大傳輸功率;πG,lj、πR,li、πL,lk分別為常規機組j、風電機組i、負荷k與線路l之間的功率傳輸分布因子;RGu,j、RGd,j分別為常規機組j最大正備用范圍、最大負備用范圍;pG,j,ramp為常規機組j最大爬坡功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華東分部,未經上海交通大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華東分部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4685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便秘用理療裝置
- 下一篇:多層正交壓型鋼板-混凝土組合剪力墻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