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雷達搭載構造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45132.8 | 申請日: | 2022-0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95426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30 |
| 發明(設計)人: | 井上直人;清水豪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R11/02 | 分類號: | B60R11/02;G01S7/02;G01S13/93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 11256 | 代理人: | 陳偉;周麗娜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雷達 搭載 構造 | ||
本發明的課題在于提供能夠削減零件個數、組裝工時及制造管理工時、實現成本降低并提高光源的外觀性的雷達搭載構造。雷達搭載構造(100)具有:角部上橫梁(11);燈殼體(3),其將光源(2)收容于內部并安裝在角部上橫梁(11)的車身上方側;以及雷達(5),其感測車輛(C)的前方的車寬方向外側的物體。雷達(5)在燈殼體(3)的前側以在前后方向上重疊的方式配置,并固定于角部上橫梁(11)。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搭載于車輛的雷達的雷達搭載構造。
背景技術
以往,作為將檢測車輛前方的物體的雷達等搭載于車輛的構造,例如已知專利文獻1記載的車輛用周邊監視裝置的搭載構造。專利文獻1記載的車輛用周邊監視裝置的搭載構造將具有檢測物體的雷達功能的傳感器安裝于在頭燈的燈殼體的下方設置的樹脂制的托架。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8-95039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但是,在專利文獻1的車輛用周邊監視裝置的搭載構造中,將傳感器收容于箱狀的罩體內,并使用專用的托架懸掛設置于燈殼體的下方。因此,在專利文獻1的車輛用周邊監視裝置的搭載構造中,需要用于將傳感器安裝于車身的專用的部件,因此存在零件個數、組裝工時、制造管理工時增加、成本升高的問題。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觀點提出的,課題在于提供能夠削減零件個數、組裝工時及制造管理工時、實現成本降低并提高光源的外觀性的雷達搭載構造。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為了解決前述課題,本發明的雷達搭載構造的特征在于,具有:角部上橫梁;燈殼體,其將光源收容于內部,并安裝于所述角部上橫梁的車身上方側;以及雷達,其感測車輛的前方的車寬方向外側的物體,所述雷達在所述燈殼體的前側以在前后方向上重疊的方式配置,并固定于所述角部上橫梁。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能夠削減零件個數、組裝工時及制造管理工時、實現成本降低并提高光源的外觀性的雷達搭載構造。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具備本發明實施方式的雷達搭載構造的車輛的要部立體圖。
圖2是示出雷達搭載構造的要部分解概略立體圖。
圖3是示出本發明實施方式的雷達搭載構造的一例的圖,是示出雷達的設置狀態的頭燈組件的要部概略縱剖視圖。
圖4A是示出通常的搭載于車輛的雷達構成部件的安裝關系的比較例的雷達搭載構造的部件相關圖。
圖4B是示出本發明實施方式的雷達搭載構造的一例的圖,是示出雷達構成部件的安裝關系的部件相關圖。
圖5是示出本發明實施方式的雷達搭載構造的第1變形例的要部概略縱剖視圖。
圖6是示出本發明實施方式的雷達搭載構造的第2變形例的要部概略分解立體圖。
圖7是示出本發明實施方式的雷達搭載構造的第2變形例的要部概略縱剖視圖。
圖8是示出本發明實施方式的雷達搭載構造的第3變形例的要部概略分解立體圖。
圖9是示出本發明實施方式的雷達搭載構造的第3變形例的示意圖。
圖10是示出本發明實施方式的雷達搭載構造的第4變形例的要部概略縱剖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 車身
2 光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4513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車輛控制裝置以及車輛
- 下一篇:一種帶環?;厥展δ艿闹腔巯麣⑾到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