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視后殼、玻纖增強PC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38846.6 | 申請日: | 2022-0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1009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9 |
| 發明(設計)人: | 孫言麗;姜好德;房曉勇;趙志遠;任宇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信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69/00 | 分類號: | C08L69/00;C08K5/523;C08J5/08;B29B9/06;B32B27/08;B32B27/20;B32B27/3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聯鼎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王榮 |
| 地址: | 266555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視 增強 pc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視后殼、玻纖增強PC材料及其制備方法。以重量份計,玻纖增強PC材料包括70~90份的PC、28~55份的改性玻璃纖維;其中,改性玻璃纖維包括25~50份的玻璃纖維和3~5份的聚乙烯,聚乙烯包覆于玻璃纖維的表面,玻璃纖維的直徑為3~8μm,長度為0.5~3mm。該玻纖增強PC材料通過聚乙烯包覆于玻璃纖維的表面,得到改性玻璃纖維,再通過改性玻璃纖維的羧基與PC的羰基形成氫鍵,從而形成剛性PC?柔性聚乙烯鏈?剛性玻纖的結構。聚乙烯柔性鏈改善了玻纖增強PC材料的熔體流動性,且在受到外力時,通過彈性形變吸收沖擊能量,提高玻纖增強PC材料的強度。同時在受熱時,玻璃纖維抑制PC分子鏈的運動,從而提高玻纖增強PC材料的耐熱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視后殼、玻纖增強PC 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人類要求的提高,電視的發展向超薄以及大尺寸方向發展,此時,對電視后殼的尺寸穩定性、變形量、耐熱性方面剔除了較高要求。
玻纖增強PC材料由于其良好的強度、韌性和熱性能而廣泛的應用于電子電器、家電材料等領域。然而,由于PC(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簡稱PC)材料熔體粘度大,增加玻纖后流動性下降,因此玻纖增強PC材料中的玻璃纖維較難按照一定的方向排列,加工得到的產品表面容易出現浮纖、粗糙不光滑等問題。
為解決表面浮纖的問題,通常采用蒸汽模溫,但是大尺寸模具的模溫分布不均,以及開模后的溫差,容易引起大尺寸的電視后殼翹曲變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視后殼、玻纖增強PC材料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大尺寸的電視后殼易翹曲變形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玻纖增強PC材料,以重量份計,包括70~90份的PC、28~55份的改性玻璃纖維;
其中,所述改性玻璃纖維包括25~50份的玻璃纖維和3~5份的聚乙烯,所述聚乙烯包覆于所述玻璃纖維的表面,所述玻璃纖維的直徑為3~8μm,長度為0.5~3mm。
在其中一實施方式中,所述玻纖增強PC材料包括10~15份的阻燃劑;
所述阻燃劑包括雙酚A雙(二苯基磷酸酯)、四苯基雙酚A二磷酸酯、磷酸三苯酯、間苯二酚雙[二(2,6-二甲基苯基)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種。
在其中一實施方式中,所述玻纖增強PC材料包括1~2份的炭黑色粉。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玻纖增強PC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依據重量份,稱取25~50份的玻璃纖維和3~5份的聚乙烯,所述玻璃纖維的直徑為3~8μm,長度為0.5~3mm;
將所述玻璃纖維和所述聚乙烯同時喂入雙螺桿擠出機中,在200~215℃溫度,螺桿轉速為60~80r/min的條件下,使所述聚乙烯包覆于所述玻璃纖維的表面,得到改性玻璃纖維;
稱取70~90份的PC,加入至所述雙螺桿擠出機中,在220~230℃溫度,螺桿轉速為60~80r/min的條件下使所述PC與所述改性玻璃纖維共混;
將所述雙螺桿擠出機擠出的熔融物料經水冷、切粒、過篩、烘干,即得玻纖增強PC材料。
在其中一實施方式中,在側喂入所述PC后,還包括:
稱取10~15份的阻燃劑加入至所述雙螺桿擠出機中,在230~240℃溫度,螺桿轉速為60~80r/min的條件下使所述阻燃劑、所述PC與所述改性玻璃纖維混合。
在其中一實施方式中,所述阻燃劑包括雙酚A雙(二苯基磷酸酯)、四苯基雙酚A二磷酸酯、磷酸三苯酯、間苯二酚雙[二(2,6-二甲基苯基)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信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海信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3884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