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水倉防淤系統及其防淤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38601.3 | 申請日: | 2022-0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226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4 |
| 發明(設計)人: | 馬智明;張穎;袁國忠;富佳興;田甜;張宏偉;熊治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煤科工開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F3/88 | 分類號: | E02F3/88;E02F5/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辛誠 |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順***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水倉防淤 系統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水倉防淤系統,包括:真空設備硐室,所述真空設備硐室內部設置抽真空裝置、真空管道和控制系統,所述真空管道的一端連接所述抽真空裝置;存水室,所述真空管道遠離所述抽真空裝置的一端連接所述存水室,所述存水室頂部設置真空隔膜閥和浮球液位開關;至少兩個水倉,所述水倉內設置射流器和液位變送器,所述液位變送器用于測量所述水倉內液面高度;真空沖洗存水彎。本發明提供的智能水倉防淤系統具有結構簡單、造價低廉、設備故障率低、系統安全性高、穩定性高的優點。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智能水倉防淤系統的防淤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井下排水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水倉防淤系統及其防淤方法。
背景技術
礦井井下水倉是礦井排水系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低于礦井各開采水平的巷道。隨著礦井開采深度增大,涌水量增多,大量涌水攜帶固體顆粒進入水倉,礦井涌水中固體污染物含量非常高,礦井涌水經排水溝排至水倉,水中的固體污染物在水倉內沉淀、堆積,影響水倉的容量,進而影響井下作業安全。
在生產上需要定期對水倉淤泥進行清理。目前,礦井井下水倉的清理一般采用定期清淤,其時間間隔長則一年、短則每月。傳統的水倉清淤通常為人工清淤,即采用鐵鍬、鐵勺、手推車等工具將淤泥自水倉底部鏟起并裝入車輛后運輸提升至地面。井下水倉環境惡劣、空間狹窄,由于淤積物含水率高,攪動后往往變成流體或半流體,用傳統的鐵鍬鏟、水桶刮清倉方式勞動強度大、清理效率低。而且水倉斷面有限,不可能安排許多人同時作業,因此作業效率低、勞動強度大,清倉周期長。
近年來,人們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科研攻關,取得了較大進展,研究、開發、制造了各種機械清挖水倉的方法和工具,提高了清理的速度,但此類方法和工具采用的仍為先沉積再清理的方式,實際應用中存在故障率高的問題。礦井井下水倉清理的技術難題至今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仍然是困擾礦井安全生產的重大制約因素。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礦井井下水倉清理作業效率低、清倉周期長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智能水倉防淤系統。本發明提供的智能水倉防淤系統結構簡單、造價低廉、設備故障率低、系統安全性、穩定性高。
一方面,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智能水倉防淤系統,包括:
真空設備硐室,所述真空設備硐室內部設置抽真空裝置、真空管道和控制系統,所述真空管道的一端連接所述抽真空裝置;
存水室,所述真空管道遠離所述抽真空裝置的一端連接所述存水室,所述存水室頂部設置真空隔膜閥和浮球液位開關;
至少兩個水倉,所述水倉內設置射流器和液位變送器,所述液位變送器用于測量所述水倉內液面高度;
真空沖洗存水彎。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水倉和所述存水室之間設置存水室隔墻,所述存水室隔墻底部設置水封坡,所述存水室隔墻與所述水封坡構成所述真空沖洗存水彎。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統包括真空沖洗控制系統和射流器沖洗控制系統。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液位變送器同時與所述真空沖洗控制系統和所述射流器沖洗控制系統電連接。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抽真空裝置、所述真空隔膜閥、所述浮球液位開關均與所述真空沖洗控制系統電連接,所述射流器與所述射流器沖洗控制系統電連接。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水倉底部朝向吸水井方向為下坡。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抽真空裝置為真空泵,所述液位變送器為超聲波液位計或雷達液位計。
另一方面,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智能水倉防淤系統的防淤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水倉液位上升至啟泵液位時,向井下排水系統發出啟泵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煤科工開采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煤科工開采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3860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人工智能的政策匹配方法、系統、裝置和介質
- 下一篇:數據共享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