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區塊鏈上多傳感器融合技術的高可信應用方法與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37584.1 | 申請日: | 2022-0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998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3 |
| 發明(設計)人: | 斯雪明;郭尚坤;譚煥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福鏈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9/32 | 分類號: | H04L9/32;H04L9/40;H04L67/12;G06F16/215;G06F16/23;G06F16/27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振杰 |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區塊 鏈上多 傳感器 融合 技術 可信 應用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區塊鏈上多傳感器融合技術的高可信應用方法與系統;本發明傳感器采集得到第一數據,將所述第一數據發送至邊緣節點,并由邊緣節點上傳至區塊鏈;區塊鏈節點將數據融合模型載入智能合約,得到并加載智能合約融合模型,對所述第一數據進行特征提取、分類、融合和決策,并將融合過程的各階段結果在添加數字簽名后發布上鏈;本發明利用智能合約發布融合模型,由區塊鏈的各節點在本地執行數據融合算法過程中,將數據的特征、標識、結果等經簽名發布上鏈,由區塊鏈對計算結果進行背書,實現對數據融合的全過程監管,提高了多傳感器數據融合過程中的可審計性、可追溯性和可信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多傳感器融合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區塊鏈上多傳感器融合技術的高可信應用方法與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2008年比特幣白皮書的發布,區塊鏈技術正式進入公眾視野。區塊鏈技術是一個集密碼學、分布式、去中心化、共識等技術于一體的分布式賬本技術。其先天具有抵御單點故障、防篡改、數據存儲不可逆、數據可問責可審計、去信任等特點。繼比特幣、以太坊、超級賬本的成功應用,區塊鏈技術在物聯網、多傳感器融合、車聯網、聯邦學習等工業或產業領域也深受歡迎。多傳感器融合技術是利用數據融合算法將來自多傳感器或多源的信息和數據,在一定的準則下加以自動分析和綜合,以完成所需要的決策和估計而進行的信息處理過程。多傳感器融合技術可明顯提高系統的冗余度和容錯性,從而保證上層數據模型決策的快速性、正確性和有效性。
在現有的多傳感器融合體系結構中,分為集中式、分布式和混合式。集中式,是多傳感器將源數據都發送到一個中心化數據融合中心進行融合處理;分布式是指傳感器在上傳數據之前先對收集到的源數據進行局部處理,再將結果送入數據融合中心;混合式是指部分傳感器對源數據局部處理,將處理后的結果傳輸至數據融合中心,而另一部分傳感器采用集中式的機制,直接將源數據傳輸至數據融合中心。通過對不同多傳感器融合體系結構的分析可知,上述三種多傳感器融合的體系結構,都存在嚴重的單點故障問題,同時中心化的數據融合中心存在數據及融合模型被篡改、環境不可信、難溯源、難審計、難監管的問題。
目前,在保證傳感器源數據可溯源、易監管、不可偽造的問題上,多數學者提出使用區塊鏈技術對傳感器數據背書,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例如,傳感器在收集完數據后,對數據進行簽名,然后將源數據傳輸到區塊鏈節點上,區塊鏈上的節點通過重新計算數據哈希,并使用公鑰驗證簽名,如果哈希結果一致,則數據在傳輸過程中沒有被篡改,否則,認為數據在傳輸過程中被篡改。
多傳感器融合全過程主要包括,源數據收集、數據預處理、特征提取與選擇、自動分類識別、數據處理、數據對準與關聯,分類與決策等。在現有基于區塊鏈的安全傳感器技術方案中,傳感器收集到的源數據經過簽名寫入區塊鏈,僅解決了數據源的傳輸安全性和一致性問題,在整個數據融合的過程中,源數據預處理、特征處理、目標分類等都是由中心化數據融合服務器中完成的,多傳感器融合全過程仍然是不透明的,依舊存在難監管、難追溯、不可信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區塊鏈上多傳感器融合技術的高可信應用方法與系統,提高了區塊鏈上多傳感器數據融合過程中的可審計性、可追溯性和可信性。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區塊鏈上多傳感器融合技術的高可信應用方法,包括步驟:
S1、傳感器采集得到第一數據,將所述第一數據發送至邊緣節點,并由邊緣節點上傳至區塊鏈;
S2、區塊鏈節點將數據融合模型載入智能合約,得到并加載智能合約融合模型,對所述第一數據進行特征提取、分類、融合和決策,并將融合過程的各階段結果在添加數字簽名后發布上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另一種技術方案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福鏈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福建福鏈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3758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