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縱臂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35348.6 | 申請日: | 2022-0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10743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27 |
| 發明(設計)人: | 下田晉祐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G7/00 | 分類號: | B60G7/00;B60G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洪秀川;劉國超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縱臂 | ||
本發明提供能夠同時實現強度、剛性的確保和重量的降低的縱臂。縱臂連接于車身和對后輪進行支承的轉向節,其具備:具有中空部的左右一對的樹脂制的板構件;以及在中空部內與左右的板構件接合的金屬制的內板。
本申請基于在2021年3月22日提出申請的日本國專利申請第2021-047590號而主張優先權,并將其內容援引于此。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縱臂(trailing arm)。
背景技術
以往,已知有構成車輛的懸架的縱臂(例如,參照日本國特開平10-315730號)。
發明內容
在上述的結構中,縱臂被要求高強度、高剛性,因此為金屬制且形成為大型,從而招致重量增加。
本發明的方案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同時實現強度、剛性的確保和重量的降低的縱臂。
(1)本發明的一方案的縱臂的特征在于,其連接于車身和對車輪進行支承的轉向節,其具備:具有中空部的樹脂制的外側件部;在所述中空部內與所述外側件部接合的金屬制的內側件部。
通過如上述(1)的方案那樣構成,將金屬制的內側件部與樹脂制的外側件部在中空部內接合,由此能夠同時實現縱臂的強度、剛性的確保和重量的降低。
(2)在上述(1)的方案的構成中,所述外側件部可以由至少兩個構件構成。
通過如上述(2)的方案那樣構成,由此能夠利用至少兩個外側件部從兩側夾持內側件部而將外側件部容易地接合于內側件部。
(3)在上述(1)或(2)的方案的構成中,所述內側件部可以由沖壓加工得到的板材構成。
通過如上述(3)的方案那樣構成,由此能夠利用沖壓加工容易地加工內側件部。
(4)在上述(1)~(3)的任一項的方案的構成中,所述內側件部可以具備:與所述車身連接的車身側內連接部;以及與所述轉向節連接的轉向節側內連接部。
通過如上述(4)的方案那樣構成,利用金屬制的內側件部將車身與轉向節連接,因此能夠容易確保縱臂的強度、剛性。
(5)在上述(1)~(4)的任一項的方案的構成中,所述外側件部可以具備:與所述車身連接的車身側外連接部;與所述轉向節連接的轉向節側外連接部;以及配置在所述車身側外連接部與所述轉向節側外連接部之間的凸部或凹部。
通過如上述(5)的方案那樣構成,由此能夠利用凸部或凹部提高外側件部中的車身側外連接部與轉向節側外連接部之間的剛性。
在(6)上述(4)的方案的構成中,可以是,所述內側件部具備車身側內貫通孔,通過對所述車身側內貫通孔的緣部實施的翻邊加工來形成筒狀的所述車身側內連接部。
通過如上述(6)的方案那樣構成,能夠將通過翻邊加工形成的車身側內連接部設為向車身與縱臂的連結部固定襯套的支承面。因此,不需要軸環等襯套固定構件。
(7)在上述(1)~(6)的任一項的方案的構成中,所述外側件部可以具備形成在與所述中空部相反側的面上的肋部。
通過如上述(7)的方案那樣具備肋部,能夠提高縱臂的剛性。
(8)在上述(7)的方案的構成中,可以是,所述肋部由多個肋構成,所述多個肋配置成格子狀。
通過如上述(8)的方案那樣將肋配置成格子狀,能夠進一步提高縱臂的剛性。
(9)在上述(1)~(8)的任一項的方案的構成中,所述外側件部可以包含強化纖維。
通過如上述(9)的方案那樣使外側件部包含強化纖維,能夠進一步提高縱臂的強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3534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