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煤礦移動目標定位能力測試裝置及測試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32220.4 | 申請日: | 2022-0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4534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7 |
| 發明(設計)人: | 馬龍;方堃;錢旭;李振新;郭長娜;許明英;李志福;鄒曉旭;張巖;王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煤科工集團沈陽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S7/40 | 分類號: | G01S7/40;G01S7/497;G01S7/52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東大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珉 |
| 地址: | 113001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煤礦 移動 目標 定位 能力 測試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煤礦移動目標定位能力測試裝置及測試方法,涉及煤礦標識卡技術領域。該系統包括計時單元、控制單元、激光發射單元、激光接收單元和定速行走裝置;多組時鐘單元、激光接收器和激光發射器作為測試點設置在定位分站附近、分站定位區兩邊界、分站與定位區兩邊界中間;定位識別卡固定在定速行走裝置的定位車上;通過定速行走裝置帶動定位識別卡從分站覆蓋邊界外以定速向前運動,并統計所有時鐘單元的時間,與移動目標定位系統服務器記錄的接收時間對應,計算在同時間內的固定有定位識別卡的定位車移動距離與計時單元所在位置之差,作為移動目標定位能力的動態誤差評估值。該系統及方法能夠準確對煤礦移動目標定位能力進行自動測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煤礦移動目標定位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煤礦移動目標定位能力測試裝置及測試方法。
背景技術
煤礦移動目標定位是在事故發生前進行安全生產監控、事故發生后進行搶險救援管理的關鍵技術。移動目標定位能夠對井下人員與車輛(包括軌道車和膠輪車)這些移動目標綜合跟蹤和監測,現有的煤礦移動目標定位裝置主要使用探測器、微波信標、RFID、紅外(IR) 技術、射頻(RadioFrequency,RF)技術以及射頻電磁波與超聲相結合的定位技術等來實現。
煤礦移動目標定位的定位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因素,需要對煤礦井下移動目標定位裝置的定位精度進行測試評價。
然而,現有的實驗裝置和方法無法對煤礦移動目標定位能力進行測試,而且實驗過程中也無法模擬真實的煤礦環境,無法全面考慮煤礦移動目標定位時可能存在的影響因素,進而無法對定位能力進行準確測試。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煤礦移動目標定位能力測試裝置及測試方法,實現對煤礦移動目標定位能力的測試。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煤礦移動目標定位能力測試裝置,包括計時單元、控制單元、激光發射單元、激光接收單元和定速行走裝置;
所述計時單元包括顯示模塊、第一電源模塊、第一控制模塊、第一控制接口、時鐘模塊、第一無線模塊和第一天線組成;
其中,第一電源模塊與直流供電連接,為計時單元中其他模塊提供電源;第一無線模塊與第一天線連接;第一控制接口與激光接收器連接;第一無線模塊及第一控制接口均與第一控制模塊連接;時鐘模塊與顯示模塊連接;
所述控制單元包括第二電源模塊、第二控制模塊、清零按鈕、開始按鈕、USB接口、第二無線模塊和第二天線;
其中,第二電源模塊與直流供電連接,為控制單元中其他模塊提供電源;第二無線模塊與第二天線連接;清零按鈕、開始按鈕及USB接口均與第二控制模塊連接;使用USB接口、開始按鈕或者清零按鈕,第二控制模塊控制第二無線模塊發射信號,用于控制計時單元中的時鐘模塊;
所述定速行走裝置包括牽引構件、定速裝置、定位車、尾輪、無線接收控制器和遙控器;所述牽引構件一端纏繞在定速裝置上,另一端纏繞在尾輪上;所述定位車上設置識別卡支架,用于放置定位識別卡;所述無線接收控制器用于接收遙控器的控制指令,控制定速裝置轉動,進而控制定位車在牽引構件上行走。
優選地,所述第一電源模塊負責將外部12V直流供電轉化為5V直流供電;所述第一控制接口負責接收激光接收器的信號,通過第一控制模塊控制時鐘模塊;所述第一無線模塊負責接收控制單元的信號,通過第一控制模塊控制時鐘模塊;
所述第一控制模塊根據第一無線模塊和第一控制接口的信號,控制時鐘模塊,并給出時鐘計時、清零、停止信號。
優選地,所述時鐘模塊包括多個時鐘,并依據第一控制模塊的信號,控制顯示模塊顯示時間狀態,無控制信號時顯示模塊自由顯示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煤科工集團沈陽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煤科工集團沈陽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3222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