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海上風機基礎防撞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129918.0 | 申請日: | 2020-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5502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28 |
| 發明(設計)人: | 肖勇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陽光學院 |
| 主分類號: | B63B43/18 | 分類號: | B63B43/18;B63B35/4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怡然 |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海上 風機 基礎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海上風力發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海上風機基礎浮式防撞結構,包括塔架以及環繞所述塔架設置的浮式減震組件;所述浮式減震組件包括漂浮架、內浮筒和外浮筒,所述內浮筒設置在所述漂浮架的中部,所述內浮筒的中部設有供所述塔架穿過的安裝口,所述內浮筒的內腔填有空氣;兩組以上所述外浮筒在所述漂浮架的邊緣圍繞所述內浮筒設置,所述外浮筒由內至外依次包括筒身以及兩個以上環形吸能套。本發明提供的海上風機基礎浮式防撞結構利用兩個以上環形吸能套與內筒的配合,逐級消耗浮式防撞結構受到的沖擊力,有效的減少了風載、浪載對基樁的沖擊效果,安全可靠性好。
本案是以申請日為2020-11-03,申請號為202011207484.9,名稱為“一種海上風機基礎浮式防撞結構”的發明專利為母案而進行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海上風力發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海上風機基礎浮式防撞結構。
背景技術
在遠離大陸的深海區域,有很多優質的風力資源能夠被開發利用,市場前景應用廣闊。在開發這些深海區域的風力資源時,目前普遍采用的做法是需要使用固定在海底的各種貫穿樁結構來固定海上風機基礎。由于海上風高、浪大的惡劣環境,風機基礎在受到風載、浪載的沖擊下而會發生搖擺震動,同時也存在船只、海洋生物撞擊風機基礎的隱患,無論哪種情況均會對海上風力發電機組造成較大的損壞,導致海上風力發電機組的建造和維護成本直線上升。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防撞、抗沖擊的海上風機基礎浮式防撞結構。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海上風機基礎浮式防撞結構,包括塔架以及環繞所述塔架設置的浮式減震組件;
所述浮式減震組件包括漂浮架、內浮筒和外浮筒,所述內浮筒設置在所述漂浮架的中部,所述內浮筒的中部設有供所述塔架穿過的安裝口,所述內浮筒的內腔填有空氣;
兩組以上所述外浮筒在所述漂浮架的邊緣圍繞所述內浮筒設置,所述外浮筒由內至外依次包括筒身以及兩個以上環形吸能套;
所述筒身與所述漂浮架固定連接,所述筒身的內腔填有減震介質,所述筒身的圓周外壁設有第一環形裝配口,所述筒身位于所述第一環形裝配口處設有第一環形軌道,所述第一環形軌道上可轉動的設有第一旋轉套,所述第一旋轉套與所述第一環形裝配口過盈配合,所述第一旋轉套的圓周內壁設有三個以上伸入所述筒身的內腔的第一轉動活塞,所述第一轉動活塞與所述筒身的內壁過盈配合,所述第一轉動活塞上設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旋轉套的圓周外壁設有第一鎖孔;
所述環形吸能套的內腔填有減震介質,所述環形吸能套的圓周內壁與所述第一鎖孔鎖接,所述環形吸能套的圓周外壁設有第二環形裝配口,所述環形吸能套位于所述第二環形裝配口處設有第二環形軌道,所述第二環形軌道上可轉動的設有第二旋轉套,所述第二旋轉套與所述第二環形裝配口過盈配合,所述第二旋轉套的圓周內壁設有三個以上伸入所述環形吸能套的內腔的第二轉動活塞,所述第二轉動活塞與所述環形吸能套的內壁過盈配合,所述第二轉動活塞上設有第二通道,一個所述環形吸能套上的第二旋轉套的圓周外壁設有與另一個所述環形吸能套的圓周內壁連接的第二鎖孔;
遠離所述筒身的環形吸能套的圓周外壁沿圓周方向設有三個以上防撞護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陽光學院,未經陽光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2991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安全可靠的海上風機基礎浮式防撞結構
- 下一篇:一種鐵塔防鼠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