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鋼軌自動校直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27740.6 | 申請日: | 2022-0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72609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3 |
| 發明(設計)人: | 焦洋;朱昆鵬;包園園;焦紅武;何正花;丁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瑞紐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10 | 分類號: | B21D3/10;B21C5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吳明華 |
| 地址: | 200120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鋼軌 自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鋼軌自動校直裝置,該鋼軌自動校直裝置包括移動平臺,固定設置在移動平臺上的校直主機以及自動控制系統,自動控制系統與移動平臺電性連接,校直主機包括主機框架、垂直上施力部件、垂直下施力直部件、水平施力部件、上移動支撐部件、下移動支撐部件、測量夾緊部件和測量部件,該鋼軌自動校直裝置能夠對鋼軌進行自動校直,實現了鋼軌自動校直和鋼軌端部3000mm長度的平直度自動測量,作業容易,自動化程度高,而且測量精度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鋼軌校直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鋼軌自動校直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鋼軌生產的過程中,國內鋼廠都是采用多輥式矯直機進行鋼軌校直的,但是經過多輥式矯直機校直后的鋼軌在端部仍然會存在校直盲區,而且無法校直端部為3000mm長的鋼軌,使得鋼軌端部直線度不能達到鋼軌標準的要求,此外,鋼軌端部的彎曲量對后期的焊接產生困難,對今后鋼軌鋪設和行車也帶來一定安全隱患,因此鋼軌端部的彎曲是否合格需要通過人工運用鋼直尺進行測量判斷,目前人工采用的鋼直尺有兩種規格,分別是1000mm長度和2000mm長度,這兩種長度的鋼直尺分別用于測量鋼軌端部長度為0-1000mm、0-2000mm和1000mm-3000mm,通過鋼直尺測量出鋼軌彎曲量和需要校直點的位置,通過人工使用壓力機進行校直,處理這種鋼軌端部彎曲都是依靠工人的工作經驗來進行操作,校直鋼軌所要的壓力和校直量也都是憑借工人的感覺,通過人工循環地測量和校直鋼軌,直到鋼軌符合要求,作業難度大、勞動強度大、而且精度不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鋼軌自動校直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多輥式矯直機進行鋼軌校直存在校直盲區,而且無法校直端部為3000mm長的鋼軌,人工測量鋼軌端部彎曲量作業難度大、勞動強度大、而且精度不高的技術缺陷,實現了鋼軌自動校直和鋼軌端部3000mm長度的平直度自動測量,并將測量數據自動以曲線的形式顯示出來,自動化程度高,精度高。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鋼軌自動校直裝置,包括移動平臺,固定設置在所述移動平臺上的校直主機以及固定設置在所述移動平臺上的自動控制系統,所述自動控制系統與所述移動平臺電性連接;
所述垂直上施力部件包括與所述主機框架固定連接的上油缸組件,固定設置在所述上油缸組件底部的70°翻轉組件,固定設置在所述上油缸組件底部的安全掛鉤組件以及設置在所述70°翻轉組件底部的上施力臂組件;所述垂直下施力部件包括與所述主機框架固定連接的下油缸組件以及固定連接在所述下油缸組件頂部的施力頂頭;所述水平施力部件包括水平油缸組件以及與所述水平油缸組件固定連接的施力座組件。
進一步的,所述垂直上施力部件包括與所述主機框架固定連接的上油缸組件,固定設置在所述上油缸組件底部的上施力臂組件以及設置在所述上施力臂組件底部的70°翻轉組件;所述垂直下施力部件包括與所述主機框架固定連接的下油缸組件以及固定連接在所述下油缸組件頂部的施力頂頭;所述水平施力部件包括水平油缸組件以及與所述水平油缸組件固定連接的施力座組件。
進一步的,所述上移動支撐部件包括上移動座,設置在所述上移動座上的上支撐桿組件,設置在上移動座內的上伺服驅動組件,與上伺服驅動組件電性連接的上移動滑軌組件以及設置在所述上移動滑軌組件上方的90°翻轉組件;所述下移動支撐部件包括下移動座,設置在所述下移動座上的支撐鋼軌組件,設置在所述下移動座上的下伺服驅動組件以及與所述下伺服驅動組件連接的下移動滑軌組件。
進一步的,所述測量夾緊部件包括水平引導滾輪組件和夾緊組件。
進一步的,所述測量部件包括與移動平臺相互平行的橫梁以及設置在所述橫梁上的測量小車組件;所述測量小車組件內設有若干組激光位移傳感器,所述測量小車組件內設有升降油缸。
進一步的,所述自動控制系統包括外殼,設置在外殼表面的顯示屏以及設置在外殼內部的自動控制器,所述自動控制器分別與所述上伺服驅動組件、所述下伺服驅動組件、所述測量小車組件電性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瑞紐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瑞紐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2774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