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草莓專用肥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123304.1 | 申請日: | 2022-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9155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19 |
| 發明(設計)人: | 劉永賢;宋同清;熊柳梅;黃秋榕;杜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艷陽生物科技(山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49/00 | 分類號: | A01N49/00;A01N47/24;A01P3/00;A01P1/00;C05G3/00;C05G3/50;C05G3/60;C05G3/70 |
| 代理公司: | 安徽韜越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97 | 代理人: | 范雅茜 |
| 地址: | 2732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草莓 專用肥 | ||
本發明屬于藥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草莓專用肥。一種殺菌組合物,所述殺菌組合物有效成分由法尼醇和吡唑醚菌酯、嘧菌環胺或戊唑醇復配而成。本發明的草莓專用肥中含有殺菌組合物和水溶性肥料等成分,其中殺菌組合物可以防治草莓灰霉病,水溶性肥料可以為草莓的生長提供營養成分,可以提高草莓的產量和質量,提高經濟收入。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藥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草莓專用肥。
背景技術
草莓屬薔薇科草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實汁多味美、口感上佳、營養豐富。在草莓種植過程中,會受到多種病蟲害的侵害,其中草莓灰霉病是影響草莓安全生產的重要病害之一,其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侵染引起,可危害植株所有地上部分,其中對花期、果實的侵染最重,導致草莓產量和品質降低,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目前,化學防治仍是草莓灰霉病常用且有效的手段,主要防治藥劑有:腐霉利、啶酰菌胺、福美雙和嘧霉胺等,但由于長期頻繁且不合理用藥,草莓灰霉病以對多種殺菌劑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藥性,因此開發新型農藥產品很有必要。
CN202110102365.5,公開了一種新型桉樹專用肥及其制備方法,在其說明書中公開了法尼醇和雙炔酰菌胺或唑菌酯復配時對桉樹幼苗灰霉病病原菌具有較好增效作用,可以有效防除桉樹幼苗灰霉病。申請號CN201810759419.3,專利名稱法尼醇在植物灰霉病防治中作為殺菌增效劑的應用中公開了法尼醇的分子式、化學名稱和化學結構式。
將不同作用機理的農藥有效成分進行復配是目前研制農藥新產品和防治抗性病蟲害的一種有效快捷的方式。申請人委托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老師對現有防治灰霉病的藥劑進行篩選復配,發現法尼醇和吡唑醚菌酯、嘧菌環胺或戊唑醇以一定質量比進行復配時會產生增效作用,目前還未見有關于法尼醇和吡唑醚菌酯、嘧菌環胺或戊唑醇復配的報道。
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發明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草莓專用肥,其含有殺菌組合物和水溶性肥料等成分,其中殺菌組合物可以防治草莓灰霉病,水溶性肥料可以為草莓的生長提供營養成分,相互配合可以提高草莓的產量和質量,提高經濟收入。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殺菌組合物,所述殺菌組合物有效成分由法尼醇和吡唑醚菌酯、嘧菌環胺或戊唑醇復配而成。
作為優選,所述法尼醇和吡唑醚菌酯的質量比為1-5:40-1。
作為優選,所述法尼醇和嘧菌環胺的質量比為1-20:60-1。
作為優選,所述法尼醇和戊唑醇的質量比為1-30:7-1。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草莓專用肥,按重量百分比計由以下組分組成:上述的殺菌組合物1-15%、水溶性肥料30-65%、分散劑2-5%、濕潤劑1-3%,填料補充至100%,制作時將上述各原料在混合釜中混合均勻,然后經氣流粉碎機進行粉碎即可,該制作方法為現有技術;使用時,先用清水稀釋,然后進行葉面噴施。
作為優選,所述水溶性肥料選自硫酸鉀、氯化銨、硝酸鉀、硫酸鋅和四水八硼酸鈉中的一種或多種。
作為優選,所述分散劑選自木質素磺酸鈉、木質素磺酸鈣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鈉中的一種或多種。
作為優選,所述濕潤劑選自皂角粉、拉開粉BX、蠶沙和無患子粉中的一種或多種。
作為優選,所述填料選自高嶺土、凹凸棒土、白炭黑和滑石粉中的一種或多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艷陽生物科技(山東)有限公司,未經艷陽生物科技(山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2330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