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服裝生產用裁剪機的智能壓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17689.0 | 申請日: | 2022-0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7325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3 |
| 發明(設計)人: | 夏威;夏愛珍;孟曉東;石先國;儲育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紅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26/70 | 分類號: | B23K26/70;B23K26/38;B23K26/4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65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服裝 生產 裁剪 智能 壓緊 裝置 | ||
本發明屬于服裝生產輔助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服裝生產用裁剪機的智能壓緊裝置,包括支架,支架的縱截面呈C形狀,支架的上表面設置有鋪布機構,且鋪布機構包括驅動電機,驅動電機將電能轉換成機械能,對布料進行平鋪,支架的上方設置有前端壓緊機構,且前端壓緊機構包括第一氣缸,利用第一氣缸對布料的前端進行壓緊。該服裝生產用裁剪機的智能壓緊裝置,通過設置鋪布機構,達到了在對纏繞有布料的卷筒放置完成后,通過本機構實現對布料進行自動鋪料,整個鋪料過程完全自動化,從而具有大大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以及降低了人工成本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服裝生產輔助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服裝生產用裁剪機的智能壓緊裝置。
背景技術
服裝作為一種人們的生活必需物,在人們的日常生活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服裝的需求和要求也在逐步的升高,其中服裝廠在服裝生產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其中裁剪機在服裝生產中也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裁剪機適用于棉,毛,麻,絲綢,化纖,皮革等物料的裁剪,在服裝生產加工時,需要對其進行裁剪,其裁剪步驟為:因布料超薄及柔軟性又不能用鋼板開卷放料原理來實現布料展開裁斷的自動化,一般都是人工將布料鋪設在裁剪臺上并通過剪刀裁斷,其次,在對鋪設在裁剪臺上布料進行裁剪時,一般裁剪機往往需要將布料事先壓緊,由于布料的特殊性,其比較柔軟,如果在裁切時不拉緊,則無法實現裁剪或者裁剪效果極差,因此往往需要在設備上設置壓緊機構,傳統的壓緊機構結構復雜笨重,從而增加了整個設備的結構,導致成本大大增加,不適合用于服裝生產加工;
此外,人工鋪料裁斷有存在弊端:對一是工人勞動強度大、二是生產效率不高,人的步行速度及體能有限制不會再有所提高,而且隨著工作時間的增加人會越來越疲乏而造成效率下降,工作性質的單調乏味也會造成拉料裁斷效率不高,三是人工成本較高,技術含量并不太高的一個布料展開裁斷工序就至少要配備操作員工6人,而隨著新勞動法的實施直接造成企業人工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基于現有的人工鋪料無法實現自動化以及現有壓緊機構結構復雜笨重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服裝生產用裁剪機的智能壓緊裝置。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服裝生產用裁剪機的智能壓緊裝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縱截面呈C形狀,所述支架的上表面設置有鋪布機構,且鋪布機構包括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將電能轉換成機械能,對布料進行平鋪;
所述支架的上方設置有前端壓緊機構,且前端壓緊機構包括第一氣缸,利用第一氣缸對布料的前端進行壓緊;
所述鋪布機構的上方設置有尾端壓緊機構,且尾端壓緊機構包括第二氣缸,利用第二氣缸對布料尾端進行壓緊并裁斷。
優選地,所述鋪布機構還包括支撐塊,所述支撐塊固定安裝在支架的上表面,且兩個所述支撐塊在支架的上表面呈對稱狀分布,兩個所述支撐塊相對的表面均開設有導向槽,所述導向槽的內壁呈凹字形狀,所述導向槽的前內壁通過軸承固定套接有絲桿,所述絲桿的一端與導向槽的后內壁軸心處固定定位后延伸至支撐塊的背面,兩個所述絲桿的外表面均螺紋連接有滑塊。
優選地,所述滑塊的外表面與導向槽的內壁滑動套接,其中一個所述絲桿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從動帶輪,另一所述絲桿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套接有主動帶輪,所述從動帶輪的外表面通過皮帶與主動帶輪的外表面傳動連接,所述支架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墊塊,所述墊塊位于主動帶輪的后方,所述驅動電機固定安裝在墊塊的上表面,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與另一所述絲桿的一端固定連接。
優選地,所述滑塊的右側表面固定連接有放置桿,所述放置桿的一端套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與滑塊的右側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放置桿的外表面套接有外表面纏繞布料的卷筒,所述卷筒的左側表面開設有插槽,所述扭簧的另一端與插槽的內壁插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紅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紅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1768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磨拋夾持裝置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組件數據統計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