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區塊鏈的電子保函全流程管理及風險管控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117607.2 | 申請日: | 2022-0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15509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9 |
| 發明(設計)人: | 吳亮泓 | 申請(專利權)人: | 一方函互聯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40/02 | 分類號: | G06Q40/02;G06Q40/08;G06Q20/40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則元起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李浩宇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區塊 電子 保函全 流程 管理 風險 系統 | ||
1.基于區塊鏈的電子保函全流程管理及風險管控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區塊鏈智能合約、電子保函管理平臺以及信用風險評估模塊;
通過區塊鏈技術,搭建電子保函管理平臺;
用戶通過區塊鏈智能合約向電子保函管理平臺發送投保請求,電子保函管理平臺在接收到投保請求后,調用信用風險評估模塊驗證對應用戶身份,根據信譽分XY判斷該投保請求是否在信用風險安全等級內;具體為:
獲取發送投保請求的用戶身份信息,根據用戶身份信息通過信息交互渠道獲取用戶的征信記錄和投保記錄,根據征信記錄和投保記錄分析得到用戶的還款逾期數據和違約數據;
若無還款逾期數據和違約數據,則判定該投保請求在信用風險安全等級內;若有還款逾期數據和違約數據,則對還款逾期數據和違約數據作進一步分析,具體為:
采集預設時間內用戶所有的還款逾期數據和違約數據,根據還款逾期數據對用戶的逾期系數YQ進行評估;根據違約數據對用戶的違約系數WY進行評估;利用公式XY=100-YQ×b1-WY×b2計算得到用戶的信譽分XY,其中b1、b2為系數因子,其中信譽分滿分為100分;
若XY大于信譽閾值,則判定該投保請求在信用風險安全等級內,并將該投保請求返回至與對應擔保機構相連接的保函簽發模塊;
所述保函簽發模塊用于對接收到的投保請求進行風險系數分析,包括:
當保函簽發模塊接收到投保請求時,記錄此時的請求進入時刻;將請求進入時刻與系統當前時間進行時間差計算得到等待時長DT;
若DT≥等待時長閾值,則保函簽發模塊向關聯的移動終端發送包括該投保請求的提醒信息,以提醒移動終端的管理人員盡快處理該投保請求;
若等待時長DT<等待時長閾值,則采集投保請求的訪問數據進行風險系數FZ分析,具體分析過程為:
獲取投保請求進入保函簽發模塊后的訪問數據,訪問數據表示為該投保請求辦理進度的訪問記錄;統計該投保請求的訪問總次數為FW1;
將相鄰的訪問時刻進行時間差計算得到訪問間隔Gi;統計Gi小于間隔閾值的次數為F1;當Gi小于間隔閾值時,獲取Gi與間隔閾值的差值并求和得到差隔總值GZ;利用公式FZ=DT×g5+FW1×g6+F1×g7+GZ×g8計算得到風險系數FZ,其中g5、g6、g7、g8均為系數因子;
所述保函簽發模塊用于根據風險系數FZ大小依次對投保請求進行審核批復,其中批復包括簽發和駁回,簽發完成后獲取電子保函管理平臺上對應的存儲地址和傳送方式;
所述保函簽發模塊用于將簽發的電子保函發送至保函分發模塊,所述保函分發模塊用于通過保函接入網關將所述電子保函加密后通過指定的傳送方式分發到電子保函管理平臺指定的存儲地址,其中所述保函接入網關通過非對稱加密算法對所述電子保函進行加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區塊鏈的電子保函全流程管理及風險管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還款逾期數據包括逾期時間和對應的逾期金額;所述違約數據包括違約時間以及對應的違約金額;其中違約指的是用戶未按電子保函對應的協議履行其責任或義務,違約金額指的是用戶違約時擔保機構代其履行的賠償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區塊鏈的電子保函全流程管理及風險管控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逾期系數YQ的具體評估過程為:
統計用戶的還款逾期次數為C1,將用戶每次的逾期金額累加形成逾期總金額Z1;截取相鄰逾期時間之間的時間段為逾期緩沖時段,統計每個逾期緩沖時段內用戶的還款次數為逾期緩沖頻次H1;
統計H1小于逾期頻次閾值的次數為P1,當H1小于逾期頻次閾值時,獲取H1與逾期頻次閾值的差值并求和得到逾期差頻值ZT1;利用公式CP1=P1×g1+ZT1×g2計算得到逾期差頻系數CP1,其中g1、g2為系數因子;
利用公式YQ=C1×a1+Z1×a2+CP1×a3計算得到逾期系數YQ,其中a1、a2、a3為系數因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一方函互聯網有限公司,未經一方函互聯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1760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