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被動窗安裝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08474.2 | 申請日: | 2022-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5198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珍君;左群;張東榮;張志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市騰美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F21/00 | 分類號: | E04F21/00;E06B1/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繪聚高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32 | 代理人: | 羅碩 |
| 地址: | 10110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被動 安裝 結構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被動窗安裝結構,涉及被動窗技術領域,包括:被動窗主體、第一鋼角碼、第二鋼角碼和連接構件;由于被動窗主體通過連接構件與第一鋼角碼,第一鋼角碼與第二鋼角碼連接,第二鋼角碼固定在混凝土結構上,即可實現被動窗主體通過連接構件、第一鋼角碼、第二鋼角碼固定在洞口四周的混凝土結構中,代替現有技術中的附框結構,實現內嵌式或半內嵌式的無附框安裝,能夠在室內側對被動窗進行安裝和更換,緩解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采用附框安裝被動式外窗附框本身強度不高,附框與混凝土結構的連接強度不高,存在安全風險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被動窗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被動窗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外窗普遍采用外掛式安裝。這種安裝方法通過連接件將附框或窗框固定在墻體外側。采用外掛式安裝,外窗無法從室內側進行更換,并且有連接件失效后外窗掉落的風險。
采用內嵌式或半內嵌式安裝方法,外窗整體或一部分(不小于框寬度的一半)坐在結構洞口內,可通過室內側維修更換。已有的內嵌式或半內嵌式安裝方法,是在結構洞口四周朝外側做企口,將附框放置于企口內,再將外窗固定在附框洞口內。附框通過螺釘或螺栓固定在結構上。外窗通過螺釘或螺栓固定在附框上,或通過鋼拉片直接固定在結構上。
采用外窗固定在附框上的連接方法,附框作為中間傳力的構件,應具有一定的強度。但是,目前被動式外窗的附框多為木材或高強度聚氨酯,其能否長期承受荷載作用,尚應通過實踐檢驗。附框與結構的連接,是通過穿透螺釘或螺栓固定在結構上,螺釘或螺栓的固定邊距較小,而螺釘直接擰入混凝土的做法也存在安全風險。外窗固定在附框上采用自攻螺釘時,自攻螺釘在長期拉力荷載作用下易脫出,有連接失效的風險。對于被動式外窗通過鋼拉片直接固定在混凝土結構上的情況,鋼拉片厚度為1.5mm,且僅在室內側設置,連接強度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被動窗安裝結構,以緩解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采用附框安裝被動式外窗附框本身強度不高,窗與附框、附框與混凝土結構的連接強度不高,存在安全風險的技術問題。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的被動窗安裝結構,包括:被動窗主體、第一鋼角碼、第二鋼角碼和連接構件;
所述第一鋼角碼的一端通過所述連接構件與所述被動窗主體可拆卸連接,所述第一鋼角碼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鋼角碼可拆卸連接,所述第二鋼角碼遠離所述第二鋼角碼的一端被用于與混凝土結構連接。
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
所述連接構件包括滑動塊和螺釘;
所述被動窗主體靠近所述第一鋼角碼的一側設置有型材,所述型材形成有槽口,所述滑動塊設置于所述槽口內,所述滑動塊能夠沿槽口滑動,所述螺釘穿過所述第一鋼角碼伸入到所述滑動塊內。
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
所述連接構件設置為自攻釘,所述自攻釘穿過所述第一鋼角碼伸入到所述被動窗主體的型材中。
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鋼角碼和所述第二鋼角碼通過螺栓連接;
或,所述第一鋼角碼和所述第二鋼角碼通過鉚螺母和螺釘連接。
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鋼角碼的兩端和所述第二鋼角碼的兩端均設置有長條孔。
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
所述第二鋼角碼和所述混凝土結構之間設置有纖維隔熱板。
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
所述被動窗安裝結構還包括機械錨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市騰美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市騰美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0847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