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緩存故障管理方法、系統、存儲介質及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08171.0 | 申請日: | 2022-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54669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志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07 | 分類號: | G06F11/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連和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楊帆;張元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緩存 故障 管理 方法 系統 存儲 介質 設備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緩存故障管理方法、系統、存儲介質及設備,方法包括:響應于本控緩存故障管理模塊檢測到其所處的本控存儲系統中的應用觸發了緩存故障,記錄相應的緩存故障區域,并確認本控存儲系統是否處于性能模式;若是,判斷緩存故障區域的大小是否超過第一預設閾值;如果超過第一預設閾值,基于緩存故障區域所在的本控緩存實體的位置獲得對應的對控緩存實體的位置,并判斷前端業務壓力值是否超過第二預設閾值;如果前端業務壓力值未超過第二預設閾值且本控緩存故障管理模塊接收到關于本控存儲系統重啟的第一請求,對本控緩存實體和對應位置的對控緩存實體分別進行隔離。本發明可以避免在整機發生緩存故障時整機系統的可用性被影響的情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存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緩存故障管理方法、系統、存儲介質及設備。
背景技術
統一存儲(有時也稱網絡統一存儲或者NUS)是一個能在單一設備上運行和管理文件及應用程序的存儲系統。統一存儲實質上是一個可以支持基于文件的網絡附加存儲(NAS)以及基于數據塊的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儲區域網絡)的網絡化的存儲架構。由于其支持不同的存儲協議為主機系統提供數據存儲,因此也被稱為多協議存儲。
當前統一存儲利用雙控或者多控下故障切換的技術來進行整機可靠性的保障。例如本控緩存故障時,本控停止服務,本控業務會立即轉移到對控完成。這個過程中對控業務壓力驟增,特別是在前端業務壓力很大的時候,容易造成時延上升、業務卡頓,從而影響了整機系統的可用性。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緩存故障管理方法、系統、存儲介質及設備,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當本控緩存故障時,本控立即停止服務并將服務轉移到對控,造成對控業務壓力驟增,從而影響整機系統可用性的問題。
基于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緩存故障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響應于本控緩存故障管理模塊檢測到其所處的本控存儲系統中的應用觸發了緩存故障,記錄相應的緩存故障區域,并確認本控存儲系統是否處于性能模式;
響應于本控存儲系統處于性能模式,判斷緩存故障區域的大小是否超過第一預設閾值;
響應于緩存故障區域的大小超過第一預設閾值,基于緩存故障區域所在的本控緩存實體的位置獲得對應的對控緩存實體的位置,并判斷前端業務壓力值是否超過第二預設閾值;
響應于前端業務壓力值未超過第二預設閾值且本控緩存故障管理模塊接收到關于本控存儲系統重啟的第一請求,基于第一請求對本控緩存實體和對應位置的對控緩存實體分別進行隔離。
在一些實施例中,基于緩存故障區域所在的本控緩存實體的位置獲得對應的對控緩存實體的位置包括:
由本控緩存故障管理模塊將緩存故障區域所在的本控緩存實體的位置告知對應的對控緩存故障管理模塊,并通過對控緩存故障管理模塊檢測出對應的對控緩存實體的位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基于第一請求對本控緩存實體和對應位置的對控緩存實體分別進行隔離包括:
由本控緩存故障管理模塊基于第一請求向本控存儲系統的系統啟動固件發送隔離位置信息,并使其在本控存儲系統重啟過程中基于隔離位置信息對本控緩存實體進行隔離;
響應于本控存儲系統完成重啟,由本控緩存故障管理模塊向對控緩存故障管理模塊發送關于其所處的對控存儲系統重啟的第二請求,并使對控存儲系統基于第二請求進行系統重啟,且在系統重啟過程中由對控存儲系統的系統啟動固件對對控緩存實體進行隔離。
在一些實施例中,方法還包括:
響應于前端業務壓力值超過第二預設閾值,由本控緩存故障管理模塊控制本控存儲系統重啟,并通知本控存儲系統的系統啟動固件對緩存故障區域進行隔離。
在一些實施例中,方法還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0817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