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軟比特處理方法、裝置、介質和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107803.1 | 申請日: | 2022-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4857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汶虹;程迎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芯翼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芯翼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00 | 分類號: | H04L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銳佳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86 | 代理人: | 黃海霞 |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比特 處理 方法 裝置 介質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軟比特處理方法、裝置、介質和設備,該方法包括:獲取頻域接收信號的當前軟比特,以及獲取存儲空間存儲的至少一個歷史合并軟比特;根據至少一個歷史合并軟比特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確定歷史移位因子;根據歷史移位因子,當前軟比特的歷史移位因子,確定當前接收機解速率匹配后的當前軟比特的當前移位因子;根據當前合并軟比特、當前移位因子、歷史合并軟比特和歷史移位因子,得到參考合并軟比特;重復執行上述步驟,直至重復P次后得到第P次合并的參考合并軟比特;根據第P次合并的參考合并軟比特的均方根值,確定目標移位因子;根據目標移位因子進行量化,得到目標軟比特。該方法用以提高接收信號重復合并增益、降低解調信噪比。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軟比特處理方法、裝置、介質和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窄帶物聯網(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NB-IoT)基帶頻域接收信號進行咬尾卷積碼(Tail?biting?convolutional?coding,TBCC)或渦輪碼(Turbo?Code,TURBO)譯碼前,需要對接收信號進行均衡解調,得到均衡后的軟比特,再將軟比特通過解速率匹配后作為TBCC或TURBO譯碼器的輸入,最后經過譯碼和循環冗余校驗碼(CyclicRedundancy?Check,CRC)校驗等功能模塊完成接收信號檢測。
NB-IoT接收機軟比特合并處理常用方法是:根據軟比特合并次數對存儲空間小數位寬進行固定值調整,以達到多次合并后軟比特值不會溢出存儲范圍。由于信道條件隨機變化,這種方式存在復雜度較高且量化精度較差的缺點,已經無法自適應隨機變化信道條件下對軟比特精度的實時要求,從而導致重復合并增益較差,無法滿足窄帶物聯網低速率、低功耗、低成本和深度覆蓋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軟比特處理方法、裝置、介質和設備,用以提高接收信號重復合并增益、降低解調信噪比。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軟比特處理方法,該方法包括:獲取頻域接收信號的當前軟比特,以及獲取存儲空間存儲的至少一個歷史合并軟比特;根據所述至少一個歷史合并軟比特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確定歷史移位因子;根據所述歷史移位因子,當前軟比特的歷史移位因子,確定當前接收機解速率匹配后的當前軟比特的當前移位因子;根據當前合并軟比特、當前移位因子、歷史合并軟比特和歷史移位因子,得到參考合并軟比特;重復執行上述步驟,直至重復P次后得到第P次合并的參考合并軟比特;根據第P次合并的參考合并軟比特的均方根值,確定目標移位因子;根據所述目標移位因子對所述存儲空間最新存儲的合并軟比特進行量化,得到目標軟比特。
本發明提供的軟比特處理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該方法通過合并軟比特的最大值、最小值和RMS值確定的移位因子對軟比特進行量化時,能夠保證量化后的合并軟比特信息的有效性和數據精度,從而保證當前接收信號的有效信息,提高譯碼器的譯碼能力和系統運行效率。
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歷史移位因子為移位因子shift_factor_B1和移位因子shift_factor_B2中的最大值;移位因子shift_factor_B1滿足max(Bj-1(i))*2-shift_factor_B1-Tthreshold1≥0條件的最大值,移位因子shift_factor_B2滿足Tthreshold1+min(Bj-1(i))*2-shift_factor_B2≤0條件的最大值,其中,Bj-1(i)表示第j-1次存儲空間的第i個歷史合并軟比特;Tthreshold1表示預設的門限參數1。
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當前移位因子滿足公式二,所述公式二包括:
shift_factorAj=shift_factorBj+shift_factorAj-1,j=1,2,...P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芯翼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芯翼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未經芯翼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芯翼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0780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