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傳感器裝置、線性設備和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06874.X | 申請日: | 2022-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3880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2 |
| 發明(設計)人: | C·穆勒;A·曼蘇爾;C·詹森;J·米爾菲爾德;M·謝倫伯格;P·榮格;R·埃倫普福德;S·昂斯勒伯;Y·朗佩爾 | 申請(專利權)人: | 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H1/00 | 分類號: | G01H1/00;G01P15/08;G01H17/00;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劉安東;司昆明 |
| 地址: | 德國斯***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傳感器 裝置 線性 設備 方法 | ||
1.一種用于線性設備(4、6;20、22)的傳感器裝置,所述傳感器裝置具有至少一個用于測量線性設備(4、6;20、22)的加速度和/或振動的傳感器(18)和至少一個控制單元(10),所述控制單元與傳感器(18)連接,其中所述控制單元(10)設計為,使得所述控制單元根據傳感器(18)的測量信號獲知線性設備(2、4;20、22)的振動和/或加速度,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單元(10)設計為,使得所述控制單元基于振動和/或加速度評估是否存在線性設備(4、6;20、22)的能運動的部件(4、22)的有效的移動,其中設置有用于被識別為有效的移動的從測量信號導出的物理參量的能適應性地調整的界限,其中所述控制單元(10)設計為,使得所述控制單元在通過物理參量達到和/或超過界限時,對被視為有效的移動的測量信號進行評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傳感器裝置,其中所述界限是加速度界限,并且其中所述物理參量是從傳感器(8)的測量信號獲知的加速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傳感器裝置,其中在達到和/或超過加速度(26)的至少一部分的加速度界限時,或達到和/或超過加速度(26)的至少一部分的積分(104)的加速度界限時,被視為有效的移動的測量信號由控制單元(10)使用,用以進行評估。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傳感器裝置,其中設置有用于移動識別的加速度閾值,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單元(10)設計為,使得在達到和/或超過加速度閾值時,所述控制單元(10)對振動進行評估。
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傳感器裝置,其中所述傳感器裝置構造為模塊,并且其中所述模塊設計為,使得其能夠固定在線性設備(2、4;20、22)上。
6.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傳感器裝置,其中所述控制單元(10)構造為微控制器。
7.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傳感器裝置,其中所述振動通過至少一個振動特征(66、70)評估,其中至少一個振動特征(66、70)是傳感器(18)的測量信號(24、60)的平均值。
8.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傳感器裝置,其中所述控制單元(10)設計為,使得基于振動特征(66、70)或振動進行評估,使得在通過振動特征(66、70)或振動達到和/或超過振動閾值時,移動被識別為有效的。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傳感器裝置,其中所述振動閾值能夠由控制單元(10)進行適應性地調整。
10.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傳感器裝置,其中所述傳感器(18)設計用于,當達到和/或超過一個或所述加速度閾值時輸出中斷信號,其中所述中斷信號激活控制單元(10)。
11.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傳感器裝置,其中所述傳感器(18)的測量信號(24、60)連續地或在連續的計時中由控制單元(10)檢測,并且其中在超過一個或所述加速度閾值和/或一個或所述振動閾值時,控制單元(10)基于振動特征(68)或振動來評估是否存在所述線性設備的移動。
12.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傳感器裝置,其中所述控制單元(10)設計為,使得當達到和/或超過適應性的界限時,所述控制單元提高所述適應性的界限,和/或當在預定的數量的移動中沒有達到和/或超過所述界限時,所述控制單元降低所述適應性的界限。
13.一種線性設備,所述線性設備具有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傳感器裝置(6)。
14.一種利用根據權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傳感器裝置(6)執行的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經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06874.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