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輸液專用的藥水加熱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06389.2 | 申請日: | 2022-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6893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8 |
| 發明(設計)人: | 唐珍珠;李俊;姚欽;朱曉琴;譚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5/44 | 分類號: | A61M5/44;A61M5/14;A61M5/162 |
| 代理公司: | 成都環泰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2 | 代理人: | 李斌;李輝 |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恩施***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輸液 專用 藥水 加熱 裝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輸液專用的藥水加熱裝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頂端設置有柱狀支撐塊,所述柱狀支撐塊頂端轉動設置有轉動支撐體,所述轉動支撐體包括均布設置且用于放置輸液瓶的若干擺動架;所述柱狀支撐塊沿其外緣面開設有首尾連通的軌道槽,每個所述擺動架上均安裝有伸入軌道槽內的滑塊;所述軌道槽內設置有改變擺動架擺動狀態的觸發件;本發明中當病人需要輸液時,設置在加熱箱內的化學材料發生放熱反應,并通過熱傳導效應將熱量傳遞在卡接在條形卡扣上的輸液管上,從而對輸液管內的藥液進行加熱。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療輔助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輸液專用的藥水加熱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輸液是患者體內給藥的一種常見方式,通過靜脈給藥可以使病人盡快康復。輸液器是一種常見的醫療耗材,經過無菌處理,建立靜脈與藥液之間的通道,用于靜脈輸液。一般由靜脈針或注射針、針頭護帽、輸液軟管、藥液過濾器、流速調節器、滴壺、瓶塞穿刺針頭、空氣過濾器等八個部分連接組成。
病人在冬天輸液時,由于周圍環境很冷,導致輸液瓶內藥液溫度很低。如此冰冷的藥液輸入病人身體內會使得病人很冷,導致病人不舒服,因此需要設計一種能夠對藥液進行恒溫加熱的裝置;同時,在醫院中經常看到一個醫護人員同時為多個輸液病人進行插拔針更換輸液瓶,工作強度很大,有時會出現無法及時為病人及時更換輸液瓶,影響病人的心情;忙碌時更會發生因輸液瓶替換錯誤,造成嚴重的醫療事故。
因此需要設計一種能夠對藥液進行恒溫加熱、并且能夠減輕醫護人員工作強度的輸液裝置。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一種輸液專用的藥水加熱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發明內容
為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輸液專用的藥水加熱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輸液專用的藥水加熱裝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頂端設置有柱狀支撐塊,所述柱狀支撐塊頂端轉動設置有轉動支撐體,所述轉動支撐體包括均布設置且用于放置輸液瓶的若干擺動架;
所述柱狀支撐塊沿其外緣面開設有首尾連通的軌道槽,每個所述擺動架上均安裝有伸入軌道槽內的滑塊;
所述軌道槽內設置有改變擺動架擺動狀態的觸發件;
所述支架上還設置有位于柱狀支撐塊下方的加熱箱,所述加熱箱上轉動設置有用于夾持輸液管及瓶塞穿刺針頭的擺動夾持件,加熱箱內放置有加熱用化學材料。
進一步地,所述轉動支撐體包括轉動罩、若干連接桿、環狀轉桿,若干所述連接桿均勻連接在轉動罩與環狀轉桿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轉動支撐體包括若干對固定桿,每對所述固定桿沿轉動罩徑向設置,多對固定桿沿轉動支撐體的轉動點均布設置,所述擺動架轉動設置在同一對的兩個固定桿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軌道槽靠近擺動夾持件的部分為變形段,所述變形段為V形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觸發件包括擋板和擋塊,所述擋板設置在所述變形段的上槽面上,所述擋塊設置在所述變形段的下槽面上;
所述滑塊伸入軌道槽內的側壁上設置有上凸臺和下凸臺,所述上凸臺與擋板配合使用,所述下凸臺與擋塊配合使用。
進一步地,所述擺動夾持件包括轉軸、條形卡扣以及扭簧,所述條形卡扣通過轉軸轉動安裝在加熱箱側壁上,所述扭簧套設在轉軸上,且兩端分別固定在加熱箱側壁和條形卡扣上。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輸液專用的藥水加熱裝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①瓶塞穿刺針頭插入輸液瓶的工作狀態:
S1、將擺動夾持件傾斜設置,將輸液管和瓶塞穿刺針頭卡接在擺動夾持件上,將瓶塞穿刺針頭的針頭部伸出擺動夾持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醫院,未經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0638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