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磨床及其自動清屑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101226.5 | 申請日: | 2022-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5406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5 |
| 發明(設計)人: | 陳琪;高思帥;李海建;葉丹青;鄒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杰克智能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27/02 | 分類號: | B24B27/02;B24B55/03;B24B41/06;B24B41/02;B24B55/12;B03C1/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8099 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海門***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磨床 及其 自動 裝置 | ||
本申請涉及一種磨床及其自動清屑裝置,涉及磨床技術領域,包括床體、設置于床體上的夾持機構和打磨機構,床體上開設有位于打磨機構下方的接液池,床體底部開設有供接液池內液體流入的吸磁池,床體上設有將吸磁池內的冷卻液抽走的回流機構,回流機構用于將吸磁池內的冷卻液噴至打磨機構和待加工器材之間,吸磁池內轉動設置有吸磁筒,吸磁池內設有驅動吸磁筒轉動的驅動件一,吸磁池內還傾斜設置有位于吸磁筒一側的刮板,刮板滑動抵接于吸磁筒的周向側壁將吸磁筒上吸附的金屬碎屑向下導出。本申請通過設置刮板,將金屬碎屑導出至吸磁池外,減少冷卻液中金屬碎屑的含量,從而具有便于將冷卻液再次利用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磨床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磨床及其自動清屑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對金屬器材進行加工時,通常會采用磨床,而磨床是一種利用模具研磨的工件,通過研磨可獲得所需之形狀、尺寸及精密加工面的工具機。
傳統的磨床對金屬器材進行加工時,通過夾具將器材固定后,利用轉動的磨具對漆槽進行打磨和加工,如對圓柱形器材進行加工時采用三爪卡盤進行固定,利用轉動的磨盤對圓柱形的器材進行打磨。打磨的同時噴射冷卻液在磨盤和器材之間,以對磨盤和器材進行降溫冷卻,同時也減少打磨的廢屑四處飛濺。
在磨床使用的過程中,冷卻液將磨盤和器材打磨后的廢屑包裹,使得經過磨盤和器材后的冷卻液中含有大量金屬廢屑或粉末,從而導致冷卻液再次利用進行冷卻較為困難。
發明內容
為了便于冷卻液再次利用進行冷卻,本申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磨床及其自動清屑裝置。
本申請提供的一種磨床及其自動清屑裝置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磨床及其自動清屑裝置,包括床體、設置于所述床體上的夾持機構和打磨機構,所述床體上開設有位于所述打磨機構下方的接液池,所述床體底部開設有供接液池內液體流入的吸磁池,所述床體上設有將吸磁池內的冷卻液抽走的回流機構,所述回流機構用于將吸磁池內的冷卻液噴至打磨機構和待加工器材之間,所述吸磁池內轉動設置有吸磁筒,所述吸磁池內設有驅動所述吸磁筒轉動的驅動件一,所述吸磁池內還傾斜設置有位于吸磁筒一側的刮板,所述刮板滑動抵接于吸磁筒的周向側壁將吸磁筒上吸附的金屬碎屑向下導出。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使用磨床對金屬器材進行打磨時,將金屬器材通過夾持機構進行夾持,然后利用打磨機構對夾持的金屬器材進行打磨。同時回流機構將吸磁池內的冷卻液抽至磨床上方,以對打磨機構和金屬器材之間噴灑冷卻液,便于對金屬器材的打磨進行冷卻和除塵。
打磨后的金屬碎屑隨著冷卻液流入接液池,經過接液池后流入吸磁池內,然后驅動件一啟動帶動吸磁筒迎向刮板轉動。吸磁筒轉動的過程中將吸磁池內的金屬碎屑吸附在側壁上,經過刮板的滑動后,將吸磁筒上吸附的金屬碎屑刮落至刮板上,并順著傾斜的刮板將金屬碎屑導出吸磁池。
因此通過設置刮板,利用刮板傾斜向上抵接于吸磁筒的周向側壁,將吸磁筒上吸附的金屬碎屑刮落,并將金屬碎屑導出至吸磁池外,減少冷卻液中金屬碎屑的含量,從而讓便于將冷卻液再次利用后對金屬器材的打磨進行冷卻。
可選的,所述刮板鉸接于所述吸磁池上端,所述吸磁池的頂部設有彈簧一,所述彈簧一的上端設置于所述刮板的底壁,所述彈簧一用于抵動刮板向上轉動后以傾斜向上的狀態滑動抵接于吸磁筒周向側壁。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吸磁筒轉動將吸磁池內的金屬碎屑吸附時,吸磁筒轉動的過程中按壓刮板后松開,使得刮板遠離吸磁筒的一端壓縮彈簧一,刮板靠近吸磁筒的一端向上轉動脫離吸磁筒后在彈簧一的恢復力下向下轉動后復位。進而使得刮板在吸磁池內不斷上下轉動形成抖動,以將刮板上堆積的金屬碎屑抖落出吸磁池,從而便于清理掉刮板上堆積的金屬碎屑。
可選的,所述刮板內設有和所述吸磁池鉸接的鉸接軸,所述鉸接軸貫穿出吸磁池側壁的一端設有抵接塊,所述吸磁池上設有驅動所述抵接塊帶動鉸接軸轉動的驅動件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杰克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杰克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0122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