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元結晶型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鋰離子電池和涉電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00586.3 | 申請日: | 2022-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262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3 |
| 發明(設計)人: | 陳濤;王躍林;龍志林;練平;楊志誠;余鋒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裕能新能源電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25/45 | 分類號: | C01B25/45;H01M4/58;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闖 |
| 地址: | 411100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元 結晶 磷酸 正極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鋰離子電池 設備 | ||
1.一種多元結晶型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將包括鋰源、磷源、水和多種粒徑的鐵源在內的原料混合,第一球磨得到第一固液混合物;將所述第一固液混合物進行砂磨得到第二固液混合物;將所述第二固液混合物和碳源混合,進行水熱反應得到第三固液混合物;
將所述第三固液混合物干燥得到正極材料前驅體,然后在還原性氣氛中煅燒得到所述多元結晶型磷酸鐵鋰正極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鋰源為磷酸二氫鋰、磷酸一氫鋰、硝酸鋰、碳酸鋰、磷酸鋰、氫氧化鋰中的任意兩種的混合物;
優選地,所述磷源包括磷酸二氫氨、磷酸氨、磷酸鋰、磷酸中的一種或多種;
優選地,所述鐵源包括磷酸鐵、氧化鐵、草酸亞鐵、鐵粉、硝酸鐵中的任意兩種的混合物;
優選地,所述鐵源中,小顆粒材料與大顆粒材料的摩爾比為(1-5):(1-10);
優選地,所述鋰源中的鋰與所述鐵源中的鐵的摩爾比為(1.0-1.1):(0.95-1.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鐵源包括小粒徑混合物和大粒徑混合物;
優選地,所述小粒徑混合物包括第一粒徑化合物、第二粒徑化合物和第三粒徑化合物,所述第一粒徑化合物的粒徑為0.1μm-1μm,所述第二粒徑化合物的粒徑為1μm-5μm,所述第三粒徑化合物的粒徑為5μm-10μm;
優選地,所述大粒徑混合物包括第四粒徑化合物、第五粒徑化合物和第六粒徑化合物,所述第四粒徑化合物的粒徑為1μm-10μm,所述第五粒徑化合物的粒徑為10μm-30μm,所述第六粒徑化合物的粒徑為30μm-80μm。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粒徑化合物占所述小粒徑混合物總顆粒數量的40%-50%,所述第二粒徑化合物占所述小粒徑混合物總顆粒數量的30%-40%,所述第三粒徑化合物占所述小粒徑混合物總顆粒數量的10%-20%;
優選地,所述第四粒徑化合物占所述大粒徑混合物總顆粒數量的20%-30%,第五粒徑化合物占所述大粒徑混合物總顆粒數量的30%-40%,第六粒徑化合物占所述大粒徑混合物總顆粒數量的30%-5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包括葡萄糖、蔗糖、果糖、檸檬酸、淀粉、聚乙烯醇、乙炔黑中的一種或多種;
優選地,碳的質量占所述多元結晶型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總質量的1.3%-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磨的體系溫度為25℃-30℃,球磨時間為0.5h-4h;
優選地,所述第一固液混合物中的顆粒物的粒徑D50為1.0μm-3.0μm;
優選地,所述砂磨的體系溫度為25℃-30℃,砂磨時間為0.5h-2h;
優選地,所述第二固液混合物中的顆粒物的粒徑D50為0.4μm-0.45μm;
優選地,所述干燥為噴霧干燥;
優選地,所述噴霧干燥的進風溫度為200℃-300℃,出風溫度為90℃-120℃;
優選地,所述正極材料前驅體的粒徑D50為0.4μm-0.45μm。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熱反應的溫度為100℃-160℃,時間為4h-6h;
優選地,所述還原性氣氛包括氮氣、一氧化碳、氫氣中的一種或多種,或者氮氣、一氧化碳、氫氣中的一種或多種與氬氣的混合氣體;
優選地,所述混合氣體中,氫氣或者一氧化碳占總體積的2%-8%;
優選地,以1℃/min-10℃/min的升溫速率升溫至700℃-900℃進行所述煅燒6h-12h;
優選地,所述煅燒之后還包括粉碎;
優選地,所述粉碎得到的正極材料的粒徑D50為1.0μm-3.0μm。
8.一種多元結晶型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其特征在于,使用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多元結晶型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制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裕能新能源電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湖南裕能新能源電池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00586.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