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池組及單體集合體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97860.6 | 申請日: | 2022-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565430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08 |
| 發明(設計)人: | 高田聰志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M50/249 | 分類號: | H01M50/249;H01M50/244;H01M50/209;H01M50/289;H01M50/507;H01M50/296;H01M50/29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國;吳啟超 |
| 地址: | 日本東***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池組 單體 集合體 | ||
有效地利用殼體內所具有的空間,將單體群彼此電連接。殼體80在內部具有在延伸方向X上延伸且向突出方向Z突出的隔壁85。第一單體群30G在殼體80內且在隔壁85的一側方yL,具有沿延伸方向X排列的多個電池單體30。第二單體群30G在殼體80內且在隔壁85的另一側方yR,具有沿延伸方向X排列的多個電池單體30。第一端子臺12在殼體80內,從第一單體群側yL朝向第二單體群側yR比隔壁85更向突出方向Z側突出。第二端子臺21在殼體80內,從第二單體群側yR朝向第一單體群側yL比隔壁85更向突出方向Z側突出。連結匯流條50的一端部配置于第一端子臺12且另一端部配置于第二端子臺21,借此將第一匯流條30G與第二匯流條30G電連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多個電池單體的電池組。
背景技術
近年來,從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以降低對地球環境的不良影響等觀點出發,電動車(Electric?Vehicle,EV)、混合動力汽車(Hybrid?Electric?Vehicle,HEV)等電動車輛逐漸普及。對于搭載于電動車輛等上的電池組,需要一種用于擴大電池組內的電池單體的占用區域并搭載多個電池單體的技術。
具體而言,以往,組合多個電池單體,借此形成電池模塊,進而將多個該電池模塊搭載于殼體,借此形成電池組。這樣的電池模塊具有牢固的結構,所述結構用于由電池模塊單獨完成電池單體的保持及約束。對此,以下這種技術備受關注,即廢棄或簡化電池模塊并將由多個電池單體構成的多個單體群直接搭載于殼體,借此形成電池組。此時,只有在單體群組裝于殼體之后才能完成對電池單體的保持及約束。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9-145396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對于這樣的電池組,存在進一步改良的空間,本發明人等著眼于如果有效地利用電池組的殼體內所具有的間隙等空間并將單體群彼此電連接,則能夠進一步擴大電池組內的電池單體的占用區域。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情況而形成的,其目的在于有效地利用殼體內所具有的空間并將單體群彼此電連接。
[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
本發明人等發現,如果在殼體內,在比隔壁更靠突出方向側將隔壁的兩側部所具有的單體群彼此電連接,則有效地利用殼體內所具有的空間,將單體群彼此電連接,從而完成了本發明。本發明是以下的(1)~(6)的電池組。
(1)一種電池組,具備:
殼體,在內部具有在延伸方向上延伸且向與前述延伸方向正交的突出方向突出的隔壁;
第一單體群,在前述殼體內且在前述隔壁的一側方,具有沿前述延伸方向排列的多個電池單體;
第二單體群,在前述殼體內且在前述隔壁的另一側方,具有沿前述延伸方向排列的多個電池單體;
第一端子臺,在前述殼體內,從前述第一單體群側朝向第二單體群比前述隔壁更向前述突出方向側突出;
第二端子臺,在前述殼體內,從前述第二單體群側朝向第一單體群比前述隔壁更向前述突出方向側突出;
第一匯流條,一端部與前述第一單體群電連接,另一端部配置于前述第一端子臺;
第二匯流條,一端部與前述第二單體群電連接,另一端部配置于前述第二端子臺;及,
連結匯流條,一端部配置于前述第一端子臺且另一端部配置于前述第二端子臺,借此將前述第一匯流條與前述第二匯流條電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9786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