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處治巖溶隧道涌泥突水地質災害的施工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97800.4 | 申請日: | 2022-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58379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0 |
| 發明(設計)人: | 吳啟紅;徐青;楊有蓮;楊華平;鐘應子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F17/107 | 分類號: | E21F17/1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華智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何凡 |
| 地址: | 610106***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處治 巖溶 隧道 涌泥突 水地 災害 施工 結構 | ||
1.一種處治巖溶隧道涌泥突水地質災害的施工結構,包括移動臺(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臺(1)的表面連接有封堵板(2),所述封堵板(2)的表面連接有氣囊(15),所述封堵板(2)的表面連接有電動推桿(3),所述電動推桿(3)連接在移動臺(1)的表面,所述封堵板(2)的表面連接有澆筑機構(4),所述澆筑機構(4)用于澆灌水泥;
所述封堵板(2)的表面連接有齒條(5),所述齒條(5)的表面與移動臺(1)的表面連接,所述齒條(5)的表面連接有固定機構(6),所述固定機構(6)用于固定移動臺(1);
所述封堵板(2)的表面連接有支撐桿(7),所述支撐桿(7)通過滑桿(11)連接有限位環板(8),所述支撐桿(7)通過鎖止機構(9)與齒板(10)連接,所述鎖止機構(9)用于固定支撐桿(7),所述齒板(10)連接在移動臺(1)的表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治巖溶隧道涌泥突水地質災害的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澆筑機構(4)包括澆筑管(401),吸泵(402)和攪拌箱(403),所述澆筑管(401)的一端貫穿封堵板(2),所述澆筑管(401)的另一端與吸泵(402)的出漿口連接,所述吸泵(402)通過吸管與攪拌箱(403)連接,所述吸泵(402)連接在移動臺(1)的表面,所述攪拌箱(403)的表面與移動臺(1)的表面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治巖溶隧道涌泥突水地質災害的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機構(6)包括直齒輪(601)、螺紋管(602)、軸承(603)以及螺紋桿(604),所述螺紋管(602)連接在直齒輪(601)的表面,所述軸承(603)套接在螺紋管(602)的表面,所述軸承(603)通過支撐架與移動臺(1)的表面連接,所述直齒輪(601)與齒條(5)嚙合,所述螺紋管(602)螺紋套接在螺紋桿(604)的表面,所述螺紋桿(604)遠離螺紋管(602)的一端設置有固定板(60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處治巖溶隧道涌泥突水地質災害的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605)的表面與螺紋管(602)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板(605)的表面連接有限位桿(12),所述限位桿(12)的表面套接有套管(13),所述套管(13)的一端與移動臺(1)的表面連接所述固定板(605)的表面設置有錐形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治巖溶隧道涌泥突水地質災害的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止機構(9)包括固定件(901),限位件(902)和螺釘(903),所述支撐桿(7)套接在固定件(901)的表面,所述固定件(901)的表面與齒板(10)的表面連接,所述固定件(901)套接在限位件(902)的表面,所述固定件(901)的表面通過復位彈簧(904)與支撐桿(7)的表面連接,所述限位件(902)螺紋套接在螺釘(903)的表面。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處治巖溶隧道涌泥突水地質災害的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彈簧(904)的一端與固定件(901)的表面連接,所述復位彈簧(904)的另一端與支撐桿(7)的表面連接,所述復位彈簧(904)套接在限位件(902)的表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治巖溶隧道涌泥突水地質災害的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桿(11)連接在支撐桿(7)的表面,所述限位環板(8)連接在移動臺(1)的表面,所述滑桿(11)的表面與限位環板(8)的內壁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治巖溶隧道涌泥突水地質災害的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板(2)的表面連接有錐桿(14),所述錐桿(14)環繞氣囊(15)設置。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治巖溶隧道涌泥突水地質災害的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臺(1)的表面連接有L形板(16),所述L形板(16)的表面與齒條(5)的表面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治巖溶隧道涌泥突水地質災害的施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齒條(5)的表面連接有限位塊(17),所述限位塊(17)的表面與移動臺(1)的表面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大學,未經成都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9780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天線探測設備及方法
- 下一篇:摩擦發電性能增強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