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泥混凝土和砂漿用機制砂球形度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97490.6 | 申請日: | 2022-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4139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偉;張磊;李海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臨沂大學;濟南魯冠混凝土有限責任公司;山東國材益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5/02 | 分類號: | G01N15/02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海霞 |
| 地址: | 276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泥 混凝土 砂漿 機制 球形 檢測 方法 | ||
1.一種水泥混凝土和砂漿用機制砂球形度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烘干樣品:將機制砂樣倒入托盤,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冷卻至室溫;再將機制砂樣過4.75mm方孔篩,除去公稱粒徑5.00mm以上的顆粒,然后以水洗法除去小于75μm的石粉和細顆粒,將砂樣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在室溫下冷卻備用;
(2)將烘干的砂樣,按照《建設用砂》GB/T14684規定的方法進行篩分析試驗,將砂樣倒入按照孔徑大小,方孔篩篩孔4.74mm、1.18mm、0.630mm、0.315mm從上至下組合的套篩上,置于搖篩機上進行篩分試驗,分別得到三個粒級砂樣若干備用;
(3)測定砂樣漏斗排空時間:將三個粒級的砂樣分別置于漏斗排空計時裝置中測試砂樣在漏斗中全部排空的時間,根據公式計算機制砂顆粒球型度指數,完成測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水泥混凝土和砂漿用機制砂球形度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烘箱的干燥溫度為105±5℃;最終干燥后砂樣含水率不大于0.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水泥混凝土和砂漿用機制砂球形度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需三個粒級砂樣的公稱粒級和砂樣量分別為:1.25mm-5.00mm砂樣1350g、0.630mm-1.25mm砂樣1000g和0.315mm-0.630mm砂樣750g。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水泥混凝土和砂漿用機制砂球形度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漏斗排空計時裝置包括漏斗架和漏斗,漏斗架包括相互平行設置的漏斗支架頂板(5)、漏斗支架底板(8),漏斗支架頂板(5)和漏斗支架底板(8)之間通過漏斗支架立柱(7)連接;
所述漏斗包括漏斗本體(1),漏斗本體(1)固定于漏斗支架頂板(5)上,且漏斗本體(1)的底部出口穿過漏斗支架頂板(5)并與漏斗閥門(3)連通,所述漏斗本體(1)的頂端入口處設有漏斗整流器(14);所述漏斗本體(1)包括與漏斗整流器(14)連接的中空圓柱形筒體,中空圓柱形筒體內徑為90mm,高為125mm;所述中空圓柱形筒體的底部連通有倒置的無雙底圓臺型漏斗,無雙底圓臺型漏斗的上圓臺內徑為90mm,下圓臺內徑為20mm,圓臺側壁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60°,所述漏斗本體(1)的底部出口位于下圓臺處;漏斗閥門(3)為具有容納閥門穿孔板(2)的閥門腔體,閥門腔體與貫穿漏斗閥門(3)的閥門通孔連通,漏斗閥門(3)通過閥門通孔與無雙底圓臺型漏斗的下圓臺和漏斗排管(4)連通;所述閥門穿孔板(2)具有與閥門通孔對應的穿孔板漏口(12),所述閥門穿孔板(2)的內部插接有用于封堵穿孔板漏口(12)的穿孔板擋板(13),穿孔板擋板(13)在露出閥門穿孔板(2)的位置處設有限位擋板。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水泥混凝土和砂漿用機制砂球形度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排空計時裝置還包括用于收納砂樣的接料盒(10),接料盒(10)位于無雙底圓臺型漏斗的下圓臺下方;所述漏斗支架頂板(5)上設置有水平尺(6),在漏斗支架底板(8)上設置有用于調節漏斗支架底板(8)水平度的調平螺絲(9)以及用于防震的防震橡膠墊(11),所述防震橡膠墊(11)位于漏斗支架底板(8)的底面且厚度大于等于5mm。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水泥混凝土和砂漿用機制砂球形度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盒(10)的容積大于等于滿足單次最大試驗砂樣量松散堆積體積的1.5倍。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水泥混凝土和砂漿用機制砂球形度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架采用鋼制材料制成,所述漏斗支架底板(8)為厚度為10mm的鋼板;所述漏斗本體(1)為不銹鋼材質。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水泥混凝土和砂漿用機制砂球形度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板漏口(12)的漏口直徑為20mm、16mm、12mm、8mm、4mm中的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臨沂大學;濟南魯冠混凝土有限責任公司;山東國材益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臨沂大學;濟南魯冠混凝土有限責任公司;山東國材益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9749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